[发明专利]天线振子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06477.7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03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刘见传;岳月华;褚庆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精密制造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48;H01Q1/50;H01Q1/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汤喜友 |
地址: | 213167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线振子,包括天线振子主体和与所述天线振子主体螺接的馈电网络板,所述馈电网络板上设有馈电网络,所述天线振子主体包括塑料支架、设于所述塑料支架顶部的天线辐射片、设于所述塑料支架侧部的耦合馈电枝节,所述塑料支架一体成型,所述天线辐射片和所述耦合馈电枝节间隔且耦合,所述天线振子还包括连接所述耦合馈电枝节和所述馈电网络的馈电弹脚。本发明的天线振子一致性好、可靠性高、无焊接易组装,且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尺寸小,可用于5G大规模天线阵列布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天线振子。
【背景技术】
天线振子包括天线辐射片、与天线辐射片耦合的耦合馈电枝节、与所述耦合馈电枝节连接的馈电网络板和与安装于馈电网络板一侧面上用于安装天线辐射片和耦合馈电枝节的塑料支架,现有技术的天线振子结构复杂、难组装且成本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易组装且可靠性高的天线振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易组装且可靠性高的天线振子。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天线振子,包括天线振子主体和与所述天线振子主体螺接的馈电网络板,所述馈电网络板上设有馈电网络,所述天线振子主体包括塑料支架、设于所述塑料支架顶部的天线辐射片、设于所述塑料支架侧部的耦合馈电枝节,所述塑料支架一体成型,所述天线辐射片和所述耦合馈电枝节间隔且耦合,所述天线振子还包括连接所述耦合馈电枝节和所述馈电网络的馈电弹脚。。
进一步地,所述塑料支架包括第一板体和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体底部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板体底部另一端连接所述馈电网络板的连接柱以及多个一侧边连接所述第一板体底部另一相邻侧边连接所述连接柱周面的多个连接板,所述第一板体、所述连接柱和所述连接板一体成型;
所述天线辐射片设于所述第一板体的顶面上,所述耦合馈电枝节设于所述连接板的一侧面上;
所述连接柱与所述馈电网络板通过螺丝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柱与所述馈电网络板接触,所述连接柱背离所述第一板体的端面朝向所述第一板体凹陷形成第一连接孔,所述馈电网络板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螺丝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和第一连接孔锁定所述馈电网络板和所述连接柱。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孔为螺纹孔。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连接板沿所述连接柱的周向等间距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天线辐射片通过激光直接成型的方式成型于所述第一板体上,所述耦合馈电枝节通过激光直接成型的方式成型于所述连接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馈电网络间隔设置,所述馈电弹脚包括连接片和自所述连接片的两侧部沿同一方向延伸的两夹持片,所述连接片与所述馈电网络接触,两所述夹持片将所述连接板和所述耦合馈电枝节夹于其间。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片与所述馈电网络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片包括第一片体、连接于所述第一片体一端部的第二片体和连接所述第一片体另一端部和所述连接片的一端部的弯曲片体,所述第一片体自所述弯曲片体向靠近相对侧的所述夹持片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第二片体自所述第一片体向远离相对侧的所述夹持片的方向倾斜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馈电网络为差分馈电网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塑料支架一体成型,一致性好,塑料支架与馈电网络板螺接,可靠性高,耦合馈电枝节通过馈电弹脚与馈电网络连接,无焊接易组装,整体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尺寸小,可用于5G大规模天线阵列布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振子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精密制造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未经瑞声精密制造科技(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64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线振子及天线振子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天线结构、终端及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