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子载波的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05795.1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6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康良川;史兢;邵枝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神经元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5/00 | 分类号: | H04L5/00;H04L2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和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6 | 代理人: | 刘兴;戈丰 |
地址: | 10008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子频带 有效子载波 高速工业 通信系统 子载波 工业控制通信 安全机制 传统总线 工业现场 获取信号 频率顺序 深度检测 时间触发 数据加密 网络结构 低带宽 低频率 非实时 信道 承载 传输 申请 通信 | ||
本申请提供高速工业通信系统的子载波的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高速工业通信系统主要用来解决工业现场传统总线低带宽、无法同时承载实时和非实时以及网络结构复杂的问题,高速工业通信系统可以支持IPV6地址通信,可以支持时间触发的工业控制通信,可以支持TSN,可以支持白名单、深度检测和数据加密等安全机制。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信号频带中的多个用于生成OFDM信号的有效子载波;将有效子载波按照频率顺序划分成至少两个子频带,每个子频带包括至少一个有效子载波;在至少两个子频带中,选择至少一个低频率的子频带或/和高信道质量的子频带作为目标子频带;利用目标子频带内包括的有效子载波生成并传输OFDM信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高速工业通信系统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高速工业通信系统的子载波的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在工业领域,高速工业通信系统上通常挂接多个工业设备,如测量仪表,同时每个工业设备可以通过高速工业通信系统进行通信,如传输控制信号,用于控制工业设备进行工业生产活动。
通常高速工业通信系统是指现场总线,一种为CAN总线为代表的现场工业通信系统,主要特点为采用总线型拓扑结构,即一对双绞线可以连接多个传感器、执行器,这种网络结构安装方便简单。另一种现场总线为实时工业以太网,该类总线系统在物理层采用了以太网传输技术,数据传输速率高,大约为10Mbps~100Mbps,通信机制大部分采用了CSMA/CD的方式。
发明人发现,高速工业通信系统通过有线方式进行通信,一般采用基带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但在这种传输方式下,受到传输距离、传输介质及各种干扰的影响,不同频带的数据传输质量是不同的,使用传输质量差的频带进行数据传输,会浪费高速工业通信系统系统的系统能量,降低系统的传输容量。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高速工业通信系统的子载波的选择方法,包括:获取信号频带中的多个用于生成OFDM信号的有效子载波;将所述有效子载波按照频率顺序划分成至少两个子频带,每个所述子频带包括至少一个有效子载波;在所述至少两个子频带中,选择至少一个低频率的子频带或/和高信道质量的子频带作为目标子频带;利用所述目标子频带内包括的有效子载波生成并传输OFDM信号。
作为本申请一种可选择的方案,所述基于所述子频带的频率或/和所述子频带的信道质量,在所述至少两个子频带中选择至少一个目标子频带,包括:对所述至少两个子频带的频率从低到高进行排序,得到第一子频带序列;在所述第一子频带序列中,选择前面至少一个子频带作为目标子频带。
作为本申请一种可选择的方案,所述基于所述子频带的频率或/和所述子频带的信道质量,在所述至少两个子频带中选择至少一个目标子频带,包括:在所述至少两个子频带中,选择频率小于频率阈值的至少一个子频带作为目标子频带。
作为本申请一种可选择的方案,所述基于所述子频带的频率或/和所述子频带的信道质量,在所述至少两个子频带中选择目标子频带,包括:对所述至少两个子频带的信道质量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得到第二子频带序列;在所述第二子频带序列中,选择前面至少一个子频带作为目标子频带。
作为本申请一种可选择的方案,所述基于所述子频带的频率或/和所述子频带的信道质量,在所述至少两个子频带中选择至少一个目标子频带,包括:在所述至少两个子频带中,选择信道质量大于信道质量阈值的至少一个子频带作为目标子频带。
作为本申请一种可选择的方案,所述基于所述子频带的频率或/和所述子频带的信道质量,在所述至少两个子频带中选择至少一个目标子频带,包括:对所述至少两个子频带的信道质量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得到第二子频带序列;对所述第二子频带序列中信道质量相同的子频带的频率从低到高进行排序,得到第三子频带序列;在所述第三子频带序列中,选择前面至少一个子频带作为目标子频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神经元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神经元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57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