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空气取水的吸附床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05025.7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4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王雯雯;葛天舒;王丽伟;代彦军;王如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B3/28 | 分类号: | E03B3/28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庄文莉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蜂窝板 底板 吸附床结构 空气取水 内冷管 壳体 传热传质性能 交错分布 交替叠放 空气流道 孔状结构 容纳空间 稳定结构 吸附基质 吸附剂 正弦波 复合 制造 | ||
1.一种适用于空气取水的吸附床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00)、蜂窝板(200)、平板(300)、内冷管(400)、壳体(500);
所述蜂窝板(200)和平板(300)交替叠放,形成空气流道,所述内冷管(500)均匀交错分布于蜂窝板和平板之间的空气流道内;
所述蜂窝板(200)、平板(300)、内冷管(400)设置于底板(100)与壳体(500)相连接形成的容纳空间内;
所述蜂窝板(200)和平板(300)均主要由吸附基质和吸附剂复合而成;
所述底板(100)具有孔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空气取水的吸附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冷管(500)为内部通冷水的钢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空气取水的吸附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板(200)具有正弦波蜂窝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空气取水的吸附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00)采用不锈钢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空气取水的吸附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基质为活性炭纤维毡,所述吸附剂为吸湿性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空气取水的吸附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0)上的孔状结构与空气流道相互连通。
7.一种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空气取水的吸附床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浸泡有吸附剂的吸附基质分别放置于蜂窝板模具和平板模具上,按压一次或多次,使吸附基质贴合于蜂窝板模具和平板模具上,而后将贴合有吸附基质的蜂窝板模具、平板模具放置于烘箱内烘烤,分别制成蜂窝板、平板;
步骤B:组装:将蜂窝板(200)和平板(300)交替叠放进行组装,竖直地放在壳体(500)内部;
步骤C:将内冷管交错均匀竖直设置在蜂窝板(200)和平板(300)交替叠放所形成的空气流道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空气取水的吸附床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板模具端面呈现正弦波蜂窝状;
所述蜂窝板模具和平板模具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空气取水的吸附床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步骤A、步骤B、步骤C得到多个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空气取水的吸附床结构作为基本单元,而后将多个基本单元组装成设定尺寸的组合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空气取水的吸附床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中,烘干温度大于或者等于100℃且小于或者等于120℃,烘干时间为4小时至8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502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