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腐蚀聚乙烯通信管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04942.3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6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赵成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邦德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23/16;C08K13/06;C08K9/08;C08K9/02;C08K9/00;C08K3/22;C08K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彭啟强 |
地址: | 311401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乙烯 通信管 改性填充剂 耐腐蚀 制备 接枝聚乙烯 石墨烯 低分子量聚乙烯 高密度聚乙烯 三元乙丙橡胶 无卤阻燃剂 分散性好 基体材料 加工助剂 重量份 管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腐蚀聚乙烯通信管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管材技术领域,一种耐腐蚀聚乙烯通信管,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80‑90份高密度聚乙烯、10‑15份三元乙丙橡胶、5‑10份改性填充剂、2‑5份无卤阻燃剂、1‑3份UV抗老化剂、4‑6份加工助剂,所述改性填充剂是由In2O3/CNTs/石墨烯接枝聚乙烯制得,所述聚乙烯为低分子量聚乙烯。本发明的一种耐腐蚀聚乙烯通信管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所得聚乙烯通信管采用In2O3/CNTs/石墨烯接枝聚乙烯作为改性填充剂,改性填充剂在基体材料中的分散性好,且分散后稳定性较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腐蚀聚乙烯通信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日益进行,通信管网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而聚乙烯是一种由乙烯经聚合制得的热塑性树脂,由于其无臭、无毒,化学稳定性好,且在室温下耐大部分酸碱的特性,适合于用以制备通信管。
在通信管网的城市建设中,通信管网往往是铺设在地下,地下管道铺设对管道本身的力学性能具有较高的要求,现有的聚乙烯通信管为了满足地下通信管的力学性能要求,往往采用的是在管道基体材料中添加无机非金属颗粒的方式,然后采用机械搅拌、球磨、超声分散等方式将无机非金属颗粒和基体材料进行混合,使得无机非金属颗粒能够较好的分散在基体材料中,以此达到通过无机非金属颗粒的填充来改性基体材料性质的目的。
现有的一篇专利名称为“一种聚乙烯通信管材配方”,公开号为“CN105694182A”的中国发明专利,在聚乙烯通信管的配方中加入了碳纳米管,然后通过低速搅拌机将原料进行搅拌混匀之后,再通过单螺杆挤出机挤出的方式制备得到聚乙烯通信管材。
碳纳米管(CNTs)作为一维材料,重量轻,具有优异的力学、电学和化学性能,CNTs抗拉强度达到50~200GPa,是钢的100倍,密度却只有钢的1/6,至少比常规石墨纤维高一个数量级;它的弹性模量可达1TPa,与金刚石的弹性模量相当,约为钢的5倍,且拥有良好的柔韧性,可以拉伸,将其应用于聚乙烯通信管的生产过程中,可使复合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强度、弹性、抗疲劳性及各向同性,给复合材料的性能带来极大的改善。
要使得碳纳米管对基体材料的性能带来较大的改善,如何均匀稳定的使得碳纳米管分散在基体材料中是亟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由于碳纳米管表面缺陷少、缺乏活性基团,碳纳米管之间存在较强的范德华力,加上其巨大的比表面积和长径比,使得碳纳米管极易形成团聚或缠绕,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往往会采用机械分散或超声分散的方式,使得碳纳米管能够尽量的均匀的分散在基体材料内,但是由于碳纳米管和基体材料之间的结合力不强,在进行分散后,一旦停止机械或超声搅拌,分散开的碳纳米管容易再次团聚,从而导致碳纳米管对基体材料的增强效果大大减弱。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耐腐蚀聚乙烯通信管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所得聚乙烯通信管采用In2O3/CNTs/石墨烯接枝聚乙烯作为改性填充剂,改性填充剂在基体材料中的分散性好,且分散后稳定性较好。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耐腐蚀聚乙烯通信管,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80-90份高密度聚乙烯、10-15份三元乙丙橡胶、5-10份改性填充剂、2-5份无卤阻燃剂、1-3份UV抗老化剂、4-6份加工助剂,所述改性填充剂是由In2O3/CNTs/石墨烯接枝聚乙烯制得,所述聚乙烯为低分子量聚乙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邦德管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邦德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49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