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扎制高速钢轨用模具钢轧辊及其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04595.4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7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许峰;许阿平;蒋志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中宇合金轧辊厂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44;C22C38/46;C22C38/48;C21D9/38;C21D1/28;C21D1/18;B22D27/08;B21B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轧辊 高速钢轨 模具钢 水平辊 平辊 扎制 轧制 使用寿命 热处理加工 耐磨性 对称设置 化学配置 数量设置 轧辊表面 轧辊技术 传统的 红硬性 环对称 金属型 孔型壁 孔型槽 碳化物 细粒状 氧化膜 多段 钢轨 轧件 落差 优化 | ||
1.一种扎制高速钢轨用模具钢轧辊,包括平辊(1)、弧辊(2)以及水平辊环(3),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辊(1)与弧辊(2)对称设置,所述水平辊环(3)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且两个水平辊环(3)对称布置在所述平辊(1)和弧辊(2)的两侧,所述平辊(1)包括第一辊体(4),所述弧辊(2)包括第二辊体(5),所述第一辊体(4)和第二辊体(5)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辊颈(6),所述辊颈(6)另一端固定设置有传动部(7),且第一辊体(4)的外侧呈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扎制高速钢轨用模具钢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体(4)和第二辊体(5)均与辊颈(6)以及传动部(7)为一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扎制高速钢轨用模具钢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辊(1)和弧辊(2)的辊面硬度为65~70HSD,所述辊颈(6)的抗拉强度≥850M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扎制高速钢轨用模具钢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辊(1)、弧辊(2)以及水平辊环(3)的化学成分为C:0.50~0.70%;Si:0.40~0.70%;Mn:0.45~0.65%;P≤0.030%;S≤0.020%;Cr:1.50~2.50%;Ni:1.20~1.80%;Mo:0.80~1.30%;V:0.40~0.60%;Nb:0.30~0.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扎制高速钢轨用模具钢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辊(1)、弧辊(2)以及水平辊环(3)的基体金相组织均由细颗粒状金属型碳化物、索氏体以及马氏体混合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扎制高速钢轨用模具钢轧辊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确定化学成分:所述平辊(1)、弧辊(2)以及水平辊环(3)的化学成分为C:0.50~0.70%;Si:0.40~0.70%;Mn:0.45~0.65%;P≤0.030%;S≤0.020%;Cr:1.50~2.50%;Ni:1.20~1.80%;Mo:0.80~1.30%;V:0.40~0.60%;Nb:0.30~0.50%;
S2、熔炼:在中频感应电炉熔炼初级钢水,同时加入造渣材料和碎玻璃进行造渣,对浮渣呈白色时除渣,在温度至1530℃~1550℃时出钢,转入LF精炼炉精炼,钢温至1580℃~1620℃时加入Cr、V以及Nb等合金,钢温至1650℃~1680℃时恒温,5分钟后加入2~3千克/吨钇基重稀土和碲等活性元素后得到钢水;
S3、浇注:将S2步骤中所制成的钢水进行吹氩气振荡,钢水镇静8~12分钟后浇注到轧辊铸造模具内,浇注时由电磁振动器轻度振动,冷却后得到轧辊铸件;
S4、特殊热处理加工:将S3步骤中所制得的轧辊铸件放入正火炉中进行正火升温,第一阶段每小时升温8~10℃,辊温至630℃~660℃时,保温6小时,第二阶段每小时升温10~15℃,辊温至820℃~860℃时,保温4小时,第三阶段每小时升温16~18℃,辊温至920℃~980℃时,保温6小时,然后将轧辊吊出进行水雾喷淬,辊温冷却至430℃~450℃后再放入回火炉内进行回火处理,每小时升温10℃~12℃,辊温至560℃~580℃时,保温12小时;
S5、炉冷至常温后出炉进行车削加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扎制高速钢轨用模具钢轧辊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造渣材料由造型新砂、石灰以及萤石粉等混合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中宇合金轧辊厂,未经常州市中宇合金轧辊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459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