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炭生物质燃料及加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603878.7 | 申请日: | 2019-07-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7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 发明(设计)人: | 魏永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西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L5/46 | 分类号: | C10L5/46;C10L9/10;C10L5/00;C10L5/04;C10L5/44 |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郑雷 |
| 地址: | 735200 甘肃省酒***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质燃料 白石粉 蓝晶石 膨润土 引燃剂 助燃剂 加炭 生物质炭粉末 脱氮剂活化剂 热能利用率 燃烧 燃点 加热干燥 酸性气体 梧桐树叶 木屑 透气性 脱氯剂 脱水剂 硝酸钠 重量份 重量计 污泥 煤泥 稻草 加热 秸秆 点燃 燃料 排放 加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炭生物质燃料,其原料按重量份重量计如下:污泥22‑28份、木屑85‑95份、稻草35‑45份、秸秆25‑35份、梧桐树叶12‑18份、生物质炭粉末55‑65份、膨润土45‑55份、脱氯剂24‑25份、脱氮剂活化剂15‑20份、引燃剂17‑22份、助燃剂14‑18份、脱水剂9‑15份、硝酸钠8‑12份、煤泥35‑45份、白石粉5‑7份、蓝晶石13‑14份。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的生物质燃料燃烧值高,燃烧时间长,燃烧后并无有害气体、酸性气体的排放,同时加入引燃剂和助燃剂,燃料的燃点大大降低,易点燃;加入膨润土、蓝晶石和白石粉,透气性得到提高,热能利用率得到提高。工艺上要求较低,成本也较低,加热速率更快,更均匀,加热干燥效率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燃料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加炭生物质燃料及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质燃料:是指将生物质材料燃烧作为燃料,一般主要是农林废弃物(如秸秆、锯末、甘蔗渣、稻糠等)。主要区别于化石燃料。在目前的国家政策和环保标准中,直接燃烧生物质属于高污染燃料,只在农村的大灶中使用,不允许在城市中使用。生物质燃料的应用,实际主要是生物质成型燃料,是将农林废物作为原材料,经过粉碎、混合、挤压、烘干等工艺,制成各种成型(如块状、颗粒状等)的,可直接燃烧的一种新型清洁燃料。
目前生物质燃料主要是通过将锯末和农作物的秸秆等农林废弃物经机械加工制的,但是目前的生物质燃料存在以下问题:易引起结渣、污染性气体的排放和燃料燃烧不完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的各种问题,提供了一种加炭生物质燃料及加工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加炭生物质燃料,其原料按重量份重量计如下:污泥22-28份、木屑85-95份、稻草35-45份、秸秆25-35份、梧桐树叶12-18份、生物质炭粉末55-65份、膨润土45-55份、脱氯剂24-25份、脱氮剂活化剂15-20份、引燃剂17-22份、助燃剂14-18份、脱水剂9-15份、硝酸钠8-12份、煤泥35-45份、白石粉5-7份、蓝晶石13-14份。
优选的,所述的污泥的含水量为81%。
优选的,所述的引燃剂为氨甲酸乙酯、氯化钠和锌粉的混合物;助燃剂为煤泥。
优选的,所述的脱氯剂为氧化锌、氧化钙和氧化铝按照1:1:1混合制成。
优选的,所述的木屑为木质下脚料、木材加工所产生的木屑或其组合。
优选的,所述的脱水剂采用纤维干燥剂。
一种加炭生物质燃料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污泥、木屑、稻草、秸秆和梧桐树叶进行挑选和清理,除去不符合生产要求的杂质,然后进行风干处理,除去物料中的外在水份,使物料的含水率控制在16-19%;
步骤二:随后进行粗破碎,然后进行筛分除杂,再由皮带输送机将粒径7mm以上的颗粒送至第二道细破碎机的受料仓内细破碎,粉碎至粒径1mm以下;
步骤三:将粉碎至粒径1mm以下的污泥、木屑、稻草、秸秆和梧桐树投入至换热釜体内,换热釜夹套内通过蒸汽进口通入蒸汽,使得污泥、木屑、稻草、秸秆和梧桐树和蒸汽之间充分换热;
步骤四:随后排出蒸汽,待生物质原料冷却至32-38℃取出,向其中投入生物质炭粉末、膨润土、脱氯剂、脱氮剂活化剂、引燃剂、助燃剂、脱水剂、硝酸钠、煤泥、白石粉、蓝晶石,然后混合均匀,保证含水率在10%以内;
步骤五:然后利用挤压成型机挤压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西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甘肃西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38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