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高层建筑施工事故风险源评估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602888.9 | 申请日: | 2019-07-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48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 发明(设计)人: | 方东平;郭红领;杨发兵;李小冬;廖彬超;李楠;张晋勋;张雷;项天;彭鹏;付蔓;邱伟伦;张富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50/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润 |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超高层建筑 施工 事故 风险 评估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层建筑施工事故风险源评估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结合模糊理论计算得到在行业平均水平下每类风险源的风险荷载发生的概率,利用随机表达计算得到每类风险源的风险荷载发生的平均概率;确定不同风险抗力对风险荷载的影响权重;根据待评估项目的风险抗力水平和影响权重修正每类风险源的风险荷载发生的平均概率;根据修正后的每类风险源的风险荷载发生的平均概率和每类风险源的风险事故的影响程度计算得到待评估项目的风险源评估结果。该方法一方面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从而降低事故率、节约成本和工期;另一方面,也将减少因安全事故造成的社会问题,且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并带来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风险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高层建筑施工事故风险源评估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工程风险管理在建设项目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工程项目人员识别、评估、应对和监控不确定的条件或者事件,采用花费最小的手段或方法使工程项目能够满足预设的指标,保障工程项目的安全。工程风险管理是完整、系统的,具有可循环的特点,可划分为四个步骤:风险识别、评估、应对和监控。
我国在风险管理领域开展了相应的研究。下面几种方法常用于风险识别中:(1)头脑风暴法:该方法比较简单,是比较常用的风险识别方法。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自由发言,避开发言者相互影响,发散思维,由组织者分析得到风险清单;(2)德尔菲法:是一种匿名反馈函询法。该方法主要是由调查者向数位专家提出风险预测和识别的问题、要求;而这些专家以匿名的方式提交自己的意见。调查者将意见汇总,整理总结之后将意见反馈,专家以此修改自己的观点;通过屡次的收集和反馈,直到专家意见趋向一致,整理后作为识别风险的依据。这种方法代表性较广泛,也比较可靠。(3)统计资料法:基于已经建成工程的资料来归纳总结新建工程的风险。(4)检查表法:该方法根据丰富的工程经验,找出尽可能多的风险,然后将找出的风险罗列在一张表格上。该方法在发现风险因素、防止事故、消除隐患上有显著的效果;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该表不一定能包括所有的风险,有一定的局限性。
另一方面,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贝叶斯网络分析法、系统动力学模型、认知心理学分析法等对风险进行评估。但是当前研究主要基于专家经验对事故风险及预防能力进行一次性综合评判,使得评估结果难以精细化,且评估过程非标准化,故难以有效辅助安全管理决策。
以往项目风险的研究主要聚焦于风险因素的识别与评价,探究项目的风险要点所在,从而对关键点进行风险控制。但是在探究项目风险点的同时,人们并没有考虑到施工方应对这些风险的水平如何,是否有能力对项目存在的风险进行管控,从而将风险管理落到实处。现有研究缺乏对于企业管理风险的水平的认识和研究,导致无法对症下药,准确地进行风险管理。风险本质上是不确定的,可能会随着项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企业自身的资质、管理水平、人员素质等也不尽相同,增加了项目风险的不确定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问题的认识和发现做出的:
根据背景技术可知,识别、研究建筑工程中的风险荷载和风险抗力,明确工程中容易发生风险事故的关键环节以及控制风险的重要手段,了解企业对于风险的管理水平,可以进行更有效的风险管理,保证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超高层建筑施工事故风险源评估方法,该方法一方面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从而降低事故率、节约成本和工期;另一方面,也将减少因安全事故造成的社会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超高层建筑施工事故风险源评估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清华大学;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28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WiFi 6无线路由器的数据吞吐量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充气轮胎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