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局部遍历密度聚类的ADS-B航迹清洗与校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602876.6 | 申请日: | 2019-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625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兵;刘芳子;谢华;袁立罡;陈海燕;张颖;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16/215 | 分类号: | G06F16/215;G06F16/28 |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333 | 代理人: | 祝进 |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局部 遍历 密度 ads 航迹 清洗 校准 方法 | ||
1.一种基于局部遍历密度聚类的ADS-B航迹清洗与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基于ADS-B航迹数据的特征字段的数据样本,其中特征字段包括初始字段以及扩展字段,所述扩展字段通过所述初始字段计算得出;
对数据样本进行去重;
根据数据样本中的特征字段的数据特点选择特征字段,并用于字段数据异常检测和处理;
依据局部遍历的DBSCAN密度聚类方法对数据样本的特征字段进行离群点识别,通过相邻正常点进行插值的方法对离群点进行判断是否为异常点,对异常点进行修正或删除;
根据数据样本中的初始字段对航迹进行校准;
所述数据样本由N个航迹点P组成的某一航班轨迹Traj={P1,P2…Pi…PN},Pi表示第i个航迹点所述初始字段包括航班唯一识别编码FID、时间戳T、经度Lon、纬度Lat、压力高度PA、地速GS、航迹角TA以及垂直速度VS;
所述扩展字段包括校准时间戳Tc、校准地速GSc、校准航迹角TAc以及校准垂直速度VSc;
所述扩展字段通过所述初始字段计算得出的方法包括:
第i个航迹点Pi上的TAci、GSci和VSci由下式计算得到:
TAci=DirGreatCircle(i,i+1);
GSci=DistGreatCircle(i,i+1)/(Ti+1-Ti);
VSci=(PAi+1-PAi)/(Ti+1-Ti);
其中,DirGreatCircle(i,i+1)和DistGreatCircle(i,i+1)分别为Pi到Pi+1点的大圆航线航迹角和距离长度,并根据Pi到Pi+1两点的经纬度计算获得;
所述对数据样本进行去重的方法包括:
将所有航迹点按照时间戳字段T从早到晚进行排序;
删除时间戳重复的航迹点;
删除经度和纬度同时重复的相邻航迹点;
所述依据局部遍历的DBSCAN密度聚类方法对数据样本的特征字段进行离群点识别,通过相邻正常点进行插值的方法对离群点进行判断是否为异常点,对异常点进行修正或删除的方法包括:
特征字段的数据集D={x1,x2…xi…xN},其中xi即为航迹点Pi的对应字段数值,定义δ为局部域长度,ε为邻域距离阈值,MinPts为核心点邻域内点数量阈值,并且满足MinPts≤2δ,则进行局部遍历的DBSCAN聚类算法步骤为:
S141,对任意数据点xi,在数量为2δ+1的局部域数据集L={xi-δ,…,xi+δ}内计算字段距离函数Dist(xi,xk),其中k=i-δ,…,i+δ;
S142,将满足Dist(xi,xk)≤ε的所有L域数据点加入到xi的ε邻域Nε,i中,若Nε,i内点数量≥MinPts,则xi标记为核心点,并加入核心域C中;反之,则xi标记为离群点,并加入到离群域O中,其中L域数据点表示以数据点xi为中心,在两侧δ范围内所有数据点集合,称为局部数据集L,δ表示局部数据点数量范围的控制参数;
S143,对下一个点xi+1,重复步骤S141和步骤S142,直到最后一个点xN计算结束;
S144,将离群域O内的所有离群点及其邻域点,进行合并得到离群点集合Outliers={xa,xb,…};将核心域C内的所有核心点及其邻域点,进行合并得到正常点集合Clusters={...,xa-1,xa+1,…,xb-1,xb+1,…};
异常点表示与周围绝大数点距离大于ε且不符合变化规律的点;对集合Outliers中的离群点xm是否为异常点,采用均值滤波的方法进行异常检测,即,假设xm为独立异常点,将周围正常点xm-1和xm+1之间进行差值求解得到一个参考点xm,ref,如果满足Dist(xm,xm,ref)≤ε,则xm为正常点,否则xm为异常点,并修正为xm,ref,如果离群点xm为边界,且边界插值缺少约束条件,导致偏差过大,则将边界离群点xm直接删除;
所述根据数据样本中的初始字段对航迹进行校准,即
根据ADS-B航迹的经度Lon、纬度LAT、地速GS字段对时间戳T字段数值进行修正,使得整个轨迹数据符合质点运动学规律,即时间、速度和位置三者匹配,对经过异常过滤的航班ADS-B轨迹的数据样本TrajF={P1,P2,…Pk…,PM},以航迹点P1的时间戳T1作为时间校准的基准值,则有Tc1=T1,对航迹点Pk,k1,Pk的校准时间戳Tck计算过程为:
S151:找到Pk的前一个航迹点Pi,计算TAci,k=DirGreatCircle(i,k),如果航迹角距离DistAngle(TAci,k,TAci)εTAc,则认为Pk的经纬度位置与时间戳顺序冲突,此时将Pk从TrajF中删除,并将下一点仍记作Pk,重复步骤151,直到满足DistAngle(TAci,k,TAci)≤εTAc,εTAc表示对TAc字段各数据进行聚类过程中的航迹角距离阈值参数,且为最大航迹角距离,其中εTAc=160deg;
S152:航迹点Pi→Pk的运动分为匀速和匀变速两个阶段,并定义一般加速度ACCnor,ACCnor的符号在加速时取正,减速时取负,航空器做变速运动,即,当GSiGSk时,由GSi匀加速至GSk,然后保持GSk匀速运动;当GSiGSk时,保持GSi匀速运动,然后匀减速至GSk,根据下式得出做匀变速运动的时长tacc,nor和距离dacc,nor,最后计算出Pi→Pk的飞行时间Dur(i,k),
tacc,nor=(GSk-GSi)/ACCnor;
Dur(i,k)=tacc,nor+[Dist(i,k)-dacc,nor]/max(GSi,GSk);
S153:当Dist(i,k)dacc,nor时,使用极限加速度ACClim代替ACCnor,计算出dacc,lim,如果依然不能满足Dist(i,k)≥dacc,nor,则Pi→Pk的距离在极限加速度下也无法满足从GSi匀加速变化到GSk,此时使用下式计算Dur(i,k):
Dur(i,k)=2·Dist(i,k)/(GSi+GSk);
S154:依据步骤S152-步骤S153计算出来的Dur(i,k),计算出航迹点Pk的校准时间戳Tck:
Tck=Tci+Dur(i,k);
S155:对航班的ADS-B轨迹TrajF,重复过程步骤S151-步骤S154即可得到所有航迹点的校准时间戳,从而完成航班的ADS-B轨迹数据清洗与校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287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