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嵌扣式陶瓷外墙砖及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02698.7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4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许浒;许敬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浒 |
主分类号: | E04F13/14 | 分类号: | E04F13/14;B28B3/04;B28B3/12;B28B1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安徽省淮南***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嵌扣式 陶瓷 外墙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嵌扣式陶瓷外墙砖及制作方法,包括嵌扣面(1)和装饰面(2),其特征在于:所述嵌扣面(1)设有突出嵌扣面1mm~10mm的嵌扣件(3),嵌扣件(3)的上部向二侧或一侧扩展1mm~8mm,形成上部(4)宽大下部(5)窄小的燕尾嵌扣件(3‑1),燕尾结构嵌扣件的高度为1mm~8mm,优选的为2mm~4mm,所述一种嵌扣式陶瓷外墙砖的周边设有嵌扣边和/或咬合口。显著优势:嵌扣件与砖体为一体结构的突出与粘贴面,施工中,通过胶粘剂与嵌扣件、咬合口相互嵌扣、咬合的结构,将陶瓷外墙砖以机械结构方式牢固可靠地嵌扣、咬合于墙面,并利于释放陶瓷外墙砖的热胀应力、变形应力,彻底解决同类产品易脱落的行业顽疾。尤其用于粘接基础柔软的外墙保温表面时,更加彰显其卓越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陶瓷外墙砖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嵌扣式陶瓷外墙砖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陶瓷外墙砖主要有瓷质外墙砖、陶瓷釉面砖和超薄瓷砖。对于瓷质外墙砖、陶瓷釉面砖而言,大多依靠胶粘剂的粘结性能,将其粘结与墙面,即使初期粘接强度满足要求,但随着温差应力、干湿应力、自重、风荷载的反复作用,其粘贴面与胶粘剂之间极易产生脱离。而超薄瓷砖,虽然粘贴面设有燕尾槽,但受≤5.5mm厚度的限制,燕尾槽深度只能在0.5mm~1mm之间,再深就会影响整体强度,所以燕尾槽作用有限。瓷质外墙砖、陶瓷釉面砖易脱落,已成为行业顽疾、行业之痛。百般无奈下,许多省市已经严格限制甚至禁止外墙粘贴瓷质外墙砖、陶瓷釉面砖。解决外墙砖脱落顽疾,对行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为了达到建筑节能要求,我国大多数建筑外墙都在使用EPS或XPS二次保温方式,尤其是住宅类建筑,使用率高达70%。在相对柔软的二次保温表面粘结瓷质外墙砖、陶瓷釉面砖为装饰层时,对其粘接性能要求更高,粘结质量更加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解决现有产品存在易脱落这严重影响发展的行业顽疾,而提供的一种嵌扣式陶瓷外墙砖及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嵌扣式陶瓷外墙砖,包括嵌扣面(1)和装饰面(2),其特征在于:所述嵌扣面(1)设有突出嵌扣面1mm~10mm的嵌扣件(3),嵌扣件(3)的上部向二侧或一侧扩展1mm~8mm,形成上部(4)宽大下部(5)窄小的燕尾嵌扣件(3-1),所述一种嵌扣式陶瓷外墙砖的材质为瓷或陶瓷或陶瓷基材料。
所述嵌扣件(3)的上部呈条状或点状或方形或圆形向二侧或一侧弯曲或倾斜2mm~10mm,形成倾斜嵌扣件(3-2)。
所述嵌扣件(3)的上部呈条状或点状或方形或圆形向二侧或一侧弯曲或倾斜2mm~10mm,形成倾斜嵌扣件(3-2)。
所述嵌扣件(3)上部或上部的相应位置设有榫头(18),形成榫头嵌扣件(3-3)。
所述一种嵌扣式陶瓷外墙砖的周边设有嵌扣边(6)和/或咬合口(7)。
所述的一种嵌扣式陶瓷外墙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泥料(8)放入模具(9)中;
(2)将压模装置(10)压入模具(9),在压平、压实泥料(8)的同时,在其上表面同时压制成型预成型嵌扣肋(11);
(3)用挤刮件(12),将预成型嵌扣肋(11)上部或上部的相应部位,逐次向下挤、刮,使被挤、刮的泥料(8)向二侧或一侧扩展,形成燕尾嵌扣件(3-1),如此完成泥坯制作;
(4)泥坯从模具或底板上脱去并干燥后,以已有方法烧成,即完成一种嵌扣式陶瓷外墙砖的制作。
所述的一种嵌扣式陶瓷外墙砖的制作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浒,未经许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26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