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厚度测量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602491.X | 申请日: | 2019-07-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5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 发明(设计)人: | 蒋濛;韩翔;胡庆波;李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动天翼新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13/06 | 分类号: | G01B13/06 |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永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0 | 代理人: | 刘菊兰 |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框架 上电模块 下电模块 电池 底座 厚度测量装置 测量杆 气缸 下端 高效化生产 手动控制杆 数显千分尺 测量效率 顶部设置 千分尺 测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厚度测量装置,包括底座、固定框架、上电模块和下电模块,所述固定框架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固定框架的顶部设置有数显千分尺,所述数显千分尺的下端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下端连接有测量杆,所述测量杆的端部固定安装有上电模块,所述上电模块的正下方固定安装有下电模块,所述下电模块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固定框架的一侧设置有手动控制杆;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准确的测量出电池的厚度,并且操作简单,测量效率高,便于高效化生产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生产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厚度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池在生产完成后都需要人工用卡尺对电池厚度进行测量,以便于检验其厚度是否符合工艺要求,然后人工测量电池厚度的效率低下且无法做到百分百准确,因此在大批量生产电池时,不利于高效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提出到的问题,为此提供了一种电池厚度测量装置,包括底座、固定框架、上电模块和下电模块,所述固定框架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固定框架的顶部设置有数显千分尺,所述数显千分尺的下端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下端连接有测量杆,所述测量杆的端部固定安装有上电模块,所述上电模块的正下方固定安装有下电模块,所述下电模块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固定框架的一侧设置有手动控制杆。
作为优选,所述数显千分尺的两侧固定安装有连杆,所述连杆穿过固定框架并与上电模块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框架上设置有气压控制阀,所述气压控制阀与手动控制杆相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准确的测量出电池的厚度,并且操作简单,测量效率高,便于高效化生产电池。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手动控制杆;3、气压控制阀;4、数显千分尺;5、气缸;6、连杆;7、固定框架;8、上电模块;9、下电模块;10、测量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2所示的一种电池厚度测量装置,包括底座1、固定框架7、上电模块8和下电模块9,所述固定框架7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固定框架7的顶部设置有数显千分尺4,所述数显千分尺4的下端连接有气缸5,所述气缸5下端连接有测量杆10,所述测量杆10的端部固定安装有上电模块8,所述上电模块8的正下方固定安装有下电模块9,所述下电模块9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固定框架7的一侧设置有手动控制杆2。
所述数显千分尺3的两侧固定安装有连杆6,所述连杆6穿过固定框架7并与上电模块8相连接。
所述固定框架7上设置有气压控制阀3,所述气压控制阀3与手动控制杆2相连接。
在使用过程中,先将数显千分尺4设定好压力值,然后将生产好的电池放置在下电模块9上,然后推动手动控制杆2,控制气压控制阀3,输送气压从而带动气缸5推动测量杆10向下压,当上电模块8触碰到电池后,将测量出的压力值通过测量杆10传递给数显千分尺4,若压力值小于设定值则电池厚度合格,若压力值大于设定值则店址厚度不合格。
所述连杆6的设置能够在上电模块8上升或下降时移动更平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动天翼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联动天翼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24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