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筋脉不舒的中药药物及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02422.9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8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黄胜昔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胜昔 |
主分类号: | A61K36/889 | 分类号: | A61K36/889;A61K36/896;A61P29/00;A61P19/02;A61P19/08;A61K31/045;A61K33/26;A61K35/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行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8 | 代理人: | 黄锦阳 |
地址: | 410327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风寒 筋脉 中药 药物 制作方法 | ||
1.一种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筋脉不舒的中药药物,包括:组合一、组合二和乙醇,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一的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250-350份的马钱子、250-350份的麻黄、80-100份的自然铜、80-100份的防风、80-100份的桂枝、80-100份的牛膝、80-100份的甘草、80-100份的羌活、50-70份的独活、80-100份的千年健、80-100份的杜仲、100-200份的血余炭、50-150份的血竭和10-30份的田七;所述组合二的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250-300份的薄荷脑、1-3份的颠茄浸膏、100-150份的邻苯二甲酸二丁脂、500-550份的聚乙烯醇缩甲乙醛和350-450份的丙酮。
2.一种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筋脉不舒的中药药物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料选取;步骤二,原料打粉;步骤三,乙醇渗漉;步骤四,加入组分二;步骤五,成品分装;其特征在于:
其中在上述步骤一中,按照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是:250-350份的马钱子、250-350份的麻黄、80-100份的自然铜、80-100份的防风、80-100份的桂枝、80-100份的牛膝、80-100份的甘草、80-100份的羌活、50-70份的独活、80-100份的千年健、80-100份的杜仲、100-200份的血余炭、50-150份的血竭、10-30份的田七、250-300份的薄荷脑、1-3份的颠茄浸膏、100-150份的邻苯二甲酸二丁脂、500-550份的聚乙烯醇缩甲乙醛和350-450份的丙酮进行选取;
其中在上述步骤二中,原料打粉包括以下步骤:
1)将组分一的各原料表面的浮灰除去后晾干,除去多余的水分,必要时利用热风烘干;
2)将干燥的原料利用打粉机打成粗粉备用;
其中在上述步骤三中,将粗粉利用乙醇浸泡36-48h,取渗漉液备用;
其中在上述步骤四中,加入组分二包括以下步骤:
1)取渗漉液2160ml,加入薄荷脑、颠茄浸膏、邻苯二甲酸二丁脂和丙酮;
2)等溶解后,再加入聚乙烯醇缩甲乙醛,边加边搅,至全部溶解;
3)再加乙醇至4000g;
其中在上述步骤五中,将成品分装于小瓶内,每瓶20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筋脉不舒的中药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一的材料和薄荷脑、颠茄浸膏原料必须从高山上、偏阴凉且干燥的区域种植或采摘,尤其采购种植药材,必须做到零农药化肥种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筋脉不舒的中药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醇缩甲乙醛可以用聚乙烯醇缩甲丁醛代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筋脉不舒的中药药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生产过程中应严格防火防爆。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筋脉不舒的中药药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乙醇浓度为85-95%。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筋脉不舒的中药药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也可用乙醇或白酒浸泡7-10天,取浸泡液。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筋脉不舒的中药药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3)中,乙醇浓度为70-75%。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筋脉不舒的中药药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灌装成品储藏于阴凉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胜昔,未经黄胜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242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