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泵示功图的井口产液量采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02274.0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65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峰;李晓芳;朱运周;刘凯;张良;田小凯;杨东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默潘多拉数据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09 | 分类号: | E21B47/009;E21B47/00;G06F30/20;G06F17/11;G06F111/1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姚坤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示功图 井口 产液量 采集 方法 | ||
1.一种基于泵示功图的井口产液量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1)功图采集装置录取到地面示功图;
(2)地面示功图预处理,得到归整后的地面示功图曲线;
(3)建立泵示功图模型,该模型中泵位移uj和泵载荷Fj按以下公式计算:
uj=upump,j=[(1+CΔt)]um-1,j+1-CΔtum-1,j+um-1,j-1-um-2,j
其中,E-弹性模量,pound/in;A-抽油杆横截面积,m2;Δt为时间步长,s;Δx为距离步长,m;um-1,j+1、um-1,j、um-1,j-1、um-2,j分为抽油杆的m-1和m-2两个距离节点在不同时间节点的位移,m;
(4)给定初始的泵有效冲程S,将归整后的地面示功图曲线作为初始泵示功图;
(5)计算泵的日排量:q=1440×S×Ap×Ns
其中,q-泵日排量,S-泵有效冲程,m;Ap-柱塞横截面积,m2;Ns-冲次,1/min;
(6)计算液面深度:
其中,Lf-液面深度,m;Fca-泵示功图中读取的上死点与下死点的载荷差,KN;ρl-井液密度,kg/m3;g-重力加速度常数;
(7)计算水力功率:HH=7.36*10-6qrLf
其中,HH-水力功率,KW;r-转换系数,0-1之间的小数;
(8)计算阻尼系数C:
其中,gc-转换系数;HPR-泵功率,KW;T-周期;ρ-抽油杆密度,kg/m3;L-抽油杆长度,m;
其中,t0-功图开始时刻;Fu(t)-泵示功图中上行程t时刻的载荷,KN;Fd(t)-泵示功图中下行程t时刻的载荷,KN;u(t)-泵示功图中t时刻的位移,m;
(9)利用步骤(3)中建立的模型重新计算泵示功图;
(10)计算泵的有效冲程S;
(11)计算相邻两次泵的有效冲程S的差值,若相邻两次泵的有效冲程S的差值<0.01,则转入步骤(12),否则返回步骤(5);
(12)再次计算并更新泵的日排量q、液面深度Lf、水力功率HH;
(13)再次计算并更新阻尼系数C;
(14)再次计算并更新泵示功图、泵功率HPR;
(15)计算更新后的水力功率HH和泵功率HPR的差值,若二者的差值<0.01,则输出步骤(14)中的泵示功图、步骤(12)中泵的日排量q、液面深度Lf,并转入步骤(16);
否则返回步骤(13),并更新阻尼系数为C’,C’=C*(HH÷HPR);
(16)根据泵的日排量计算油井井口的产液量Q,
式中,ΔQp-抽油泵一个冲次的漏失量,m3;-泵排出压力条件下油管内混合物的体积系数,m3/m3;
其中,Dp-柱塞直径,m;l-柱塞长度,m;δ-柱塞与泵筒之间半径方向的平均间隙,m;e-柱塞与泵筒轴线之间的偏心距,m;μ-井内液体粘度,mPa·s;pd-抽油泵的排出压力,MPa;ps-抽油泵的吸入压力,MPa;-柱塞上冲程的平均速度,m/s;
其中,Bo-原油体积系数;Bw-水的体积系数;ns-溶解汽油比;nw-混合液的含水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默潘多拉数据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海默潘多拉数据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227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