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二氧化钛-聚氨酯海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02263.2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4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熊建华;程昊;赵田雨;朱红祥;王双飞;孙琢;焦春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1/38 | 分类号: | B01J31/38;C02F1/30;C02F101/36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刘小萍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氨酯海绵 纳米二氧化钛 复合材料 表面活性剂溶液 纳米二氧化钛浆 恒重 烘干 制备 蒸馏水 纳米二氧化钛粉末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可见光催化活性 搅拌形成溶胶 搅拌形成溶液 预处理 烘箱 有机氯化物 丙酮超声 超声处理 粉末溶解 有效降解 乙醇 清洗 溶解 废水 | ||
1.一种纳米二氧化钛-聚氨酯海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10-12g聚氨酯海绵块依次使用蒸馏水、乙醇、丙酮各超声处理20min,然后放入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备用;
(2)称取0.8-1.2g纳米二氧化钛粉末溶解于10mL浓度为0.2-0.3g/L的表面活性剂丁二酸二辛酯磺酸钠溶液中,同时进行磁力搅拌,磁力搅拌时间为10-20min,形成溶液M;
(3)称取0.28-0.33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粉末溶解于20mL浓度为0.2-0.3g/L表面活性剂丁二酸二辛酯磺酸钠溶液中,同时进行机械搅拌,机械搅拌时间为10-20min,形成溶胶N;
(4)然后将溶液M和溶胶N混合,并经过10-20min机械搅拌,便可形成纳米二氧化钛浆料;
(5)将步骤(1)预处理后的聚氨酯海绵加入步骤(4)得到的纳米二氧化钛浆料中进行10-20min机械搅拌,取出负载后的聚氨酯海绵置于70-80℃烘箱干燥4~5h,使二氧化钛粉末成功附着于聚氨酯海绵上;
(6)将负载了催化剂的聚氨酯海绵载体置于超纯水中清洗并对其进行超声处理3次,每次超声5min,以去除载体表面松散催化剂;
(7)将洗至没有催化剂脱落的聚氨酯海绵载体取出后置于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得到纳米二氧化钛-聚氨酯海绵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二氧化钛-聚氨酯海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聚氨酯海绵块尺寸为1cm×1cm×1cm~2cm×2cm×2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二氧化钛-聚氨酯海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纳米二氧化钛是指采用溶剂热法制备得到的具有可见光下光催化性能的纳米二氧化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二氧化钛-聚氨酯海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7)中,烘箱的温度为70-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226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