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气灶的燃烧器、燃气灶及燃气灶的点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02147.0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86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娟;潘硕;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BSH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3/08 | 分类号: | F24C3/08;F24C3/12;F24C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灶 燃烧 点火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关于一种燃气灶的燃烧器、燃气灶及燃气灶的点火装置。其中,燃气灶的燃烧器(1)包括燃烧器本体(2)、点火装置(3)和火焰检测装置(4),所述点火装置(3)包括带有点火部(100)的点火针(10),所述点火部(100)用于点燃燃气,所述点火针(10)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火焰检测装置(4)检测到所述燃烧器本体(2)的火焰信号时,所述点火针(10)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点火部(100)避开火焰;当所述火焰检测装置(4)未检测到所述燃烧器本体(2)的火焰信号时,所述点火针(1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点火部(100)适于给所述燃烧器本体(2)点火。上述方案可避免点火针顶端积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灶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带有点火针的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该燃烧器的燃气灶以及一种燃气灶的点火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发明专利CN102109179B公开了一种燃气灶用点火针及应用了此点火针的燃气灶。该点火针(1,1′),包括电极(3,3′)以及包裹在电极外侧的陶瓷外壳(2,2′),其特征是,所述陶瓷外壳(2,2′)在其顶部设置有电极打火方向限定部分(4,23′)以限定电极(3,3′)的打火方向此技术方案的点火针,可以根据设计具体需要实现点火针的打火位置和方向,使点火动作可以执行的更为精准,同时,也提高了点火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该燃烧器的燃气灶以及一种燃气灶的点火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燃烧器燃烧时对点火针进行保护的燃气灶的燃烧器。
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关于一种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燃烧器本体、点火装置和火焰检测装置,所述点火装置包括带有点火部的点火针,所述点火部用于点燃燃气,其中,所述点火针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火焰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燃烧器本体的火焰信号时,所述点火针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点火部避开火焰;当所述火焰检测装置未检测到所述燃烧器本体的火焰信号时,所述点火针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点火部适于给所述燃烧器本体点火。
上述方案的技术效果体现在,当火焰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燃烧器本体的火焰信号,即燃烧器燃烧时,点火针位于第一位置,点火部避开火焰。这样一来,点火针可以避免点火部因长期接触火焰而导致顶端积碳,造成不易点火的问题。同时,点火部避开火焰,可以腾出更多的空间,燃烧空间就会增加,二次空气流通面积增加,促使燃气更充分的燃烧。当火焰检测位置未检测到所述燃烧器本体的火焰信号时,即燃烧器正常关火或出现意外熄火时,点火针位于第二位置,即位于点火位置,从而为燃烧器的下一次正常点火或意外熄火后重新点火做准备。
另一方面,对于有传火槽的燃烧器本体,点火针的存在还容易与传火火焰发生干涉而出现接触黄焰。家用燃气灶具标准GB16410中明确规定黄焰是不允许的,这也给燃烧器的设计带来一定的难度。而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点火针在燃烧器正常燃烧时,移动到第一位置,避开火焰,从而使点火针避免干涉火焰导致的接触黄焰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点火针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点火部避开火焰”至少包括而不仅限于这样两种情况:其中一种情况是,当所述点火针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点火部离开火焰区使得火焰烧不到点火部。另一种情况是,当所述点火针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点火部位于一个保护罩中,保护罩罩住点火部使其避免和火焰相接触。其中,“所述点火部避开火焰”应该理解为点火部不接触火焰,也就是说,火焰烧不到点火部。
前述方案中的点火针可以是高压脉冲点火针或热面点火器等任意一种可以用于点燃燃气的点火器。点火部例如是点火针的用于放电的电极头部。
前述方案中的火焰检测装置可以是热电偶或离子火焰检测器等任意一种可以用于检测燃烧器本体的火焰是燃烧还是熄灭的检测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BSH家用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BSH家用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21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车辆的供电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显示装置以及显示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