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文件批注方法和系统、计算机可读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601614.8 | 申请日: | 2019-07-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02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 发明(设计)人: | 糜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中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67/10 | 分类号: | H04L67/10;H04L67/1095;G06F40/169 |
| 代理公司: | 苏州简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71 | 代理人: | 朱亦倩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文件 批注 方法 系统 计算机 可读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文件批注方法和系统、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文件批注方法,其包括:节点服务器接收来自一个客户端针对一个文件的新增批注初始请求;节点服务器将所述新增批注初始请求中的批注位置保存到第一数据服务器中,广播所述批注位置给正在预览该文件的其他客户端,并返回保存结果给发起请求的客户端;节点服务器继续接收来自发起请求的客户端针对所述文件的新增批注二次请求,节点服务器将所述新增批注二次请求中的批注可视权限和批注内容保存到第二数据服务器中,返回保存结果给发起请求的客户端。本发明各个客户端针对一个文件的批注,可以实时的反映给其他正在浏览该文件的客户端,实现批注的多人实时共享。本发明各个客户端针对同一个文件的批注,可以实时的反映给其他正在浏览该文件的客户端,实现批注的多人实时共享和协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文件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文件批注方法和系统、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的文件处理大都是在本地电脑上独立执行的。通常需要安装相关的文件处理软件,比如微软公司的word等。另外,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云办公、云文件处理也变得越来普遍。然而,目前的基于云平台的文件处理基本上都是简单的文字编辑、浏览等功能。不能很好的实现多人针对同一文件的协作批注功能。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改进的方案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文件批注方法和系统、计算机可读介质,其能够很好的实现多人针对同一文件的协作批注功能。
为实现发明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文件批注方法,其包括:节点服务器接收来自一个客户端针对一个文件的新增批注初始请求,所述新增批注初始请求包括批注标识、用户标识、文件标识和批注位置;节点服务器将所述新增批注初始请求中的批注位置保存到第一数据服务器中;节点服务器在第一数据服务器成功保存所述新增批注初始请求中的批注位置后,广播所述批注位置给正在预览该文件的其他客户端,并返回保存结果给发起请求的客户端;节点服务器继续接收来自发起请求的客户端针对所述文件的新增批注二次请求,所述新增批注二次请求包括批注标识、用户标识、文件标识、批注可视权限和批注内容;节点服务器将所述新增批注二次请求中的批注可视权限和批注内容保存到第二数据服务器中;节点服务器在第二数据服务器成功保存所述新增批注二次请求中的批注可视权限和批注内容后,返回保存结果给发起请求的客户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文件批注系统,其包括:第一数据服务器;第二数据服务器;与第一数据服务器和第二数据服务器连接的节点服务器;通过网络与所述节点服务器连接的多个客户端,其中一个客户端发出针对一个文件的新增批注初始请求,所述新增批注初始请求包括批注标识、用户标识、文件标识和批注位置,在收到成功的返回结果后,所述客户端发出针对所述文件的新增批注二次请求,所述新增批注二次请求包括批注标识、用户标识、文件标识、批注可视权限和批注内容;所述节点服务器接收来自所述客户端针对一个文件的新增批注初始请求;节点服务器将所述新增批注初始请求中的批注位置保存到第一数据服务器中;节点服务器在第一数据服务器成功保存所述新增批注初始请求中的批注位置后,广播所述批注位置给正在预览该文件的其他客户端,并返回保存结果给发起请求的客户端;节点服务器继续接收来自发起请求的客户端针对所述文件的新增批注二次请求,节点服务器将所述新增批注二次请求中的批注可视权限和批注内容保存到第二数据服务器中;节点服务器在第二数据服务器成功保存所述新增批注二次请求中的批注可视权限和批注内容后,返回保存结果给发起请求的客户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内存储有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由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的文件批注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各个客户端针对同一个文件的批注,可以实时的反映给其他正在浏览该文件的客户端,实现批注的多人实时共享和协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文件批注系统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中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永中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16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