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储罐屈曲临界压应力获取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01194.3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7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石磊;王晓霖;李明;王佳楠;赵亚通;奚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30/17;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屈曲 临界 应力 获取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罐屈曲临界压应力获取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接收输入的储罐的结构参数、材料参数和材料应力‑应变关系;根据结构参数、材料参数和材料应力‑应变关系生成呈网格节点划分形态的储罐有限元模型;接收输入的作用于储罐有限元模型的模拟条件,采用预设算法根据所述模拟条件对所述储罐有限元模型进行求解获得求解结果;获取储罐上目标位置,根据所述求解结果绘制对应于所述目标位置的屈曲临界压应力‑位移曲线,并根据所述屈曲临界压应力‑位移曲线确定储罐上目标位置的屈曲临界压应力,实现在考虑地基沉降和动水压力等因素对储罐结构响应的影响下,获取屈曲临界压应力,能够为储罐的本质安全设计提供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油罐性能分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罐屈曲临界压应力获取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当内压产生的举升力大于罐顶、罐壁及其所支撑的构件的总重时,储油罐底板应进行锚固。随着储罐的大型化发展,底板多为非锚固结构,自由搁置在带钢筋混凝土环梁的地基上,依靠摩擦力保持储罐的平衡。震害调查表明,地震中非锚固储罐比锚固储罐的稳定性更需要被关注。而地基沉降是大型非锚固储罐的常见现象,影响储罐的结构安全。目前的储罐设计标准中,未考虑地基沉降及地震中动水压力共同作用下储罐的结构响应,不能有效做到为储罐的本质安全设计提供支撑。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储罐屈曲临界压应力获取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储罐屈曲临界压应力获取方法,包括:
接收输入的储罐的结构参数、材料参数和材料应力-应变关系;
根据所述结构参数、所述材料参数和所述材料应力-应变关系生成呈网格节点划分形态的储罐有限元模型;
接收输入的作用于所述储罐有限元模型的模拟条件,采用预设算法根据所述模拟条件对所述储罐有限元模型进行求解获得求解结果;
获取储罐上目标位置,根据所述求解结果绘制对应于所述目标位置的屈曲临界压应力-位移曲线,并根据所述屈曲临界压应力-位移曲线确定储罐上目标位置的屈曲临界压应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储罐屈曲临界压应力获取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输入的储罐的结构参数、材料参数和材料应力-应变关系;
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结构参数、所述材料参数和所述材料应力-应变关系生成呈网格节点划分形态的储罐有限元模型;
处理模块,用于接收输入的作用于所述储罐有限元模型的模拟条件,采用预设算法根据所述模拟条件对所述储罐有限元模型进行求解获得求解结果;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储罐上目标位置,根据所述求解结果绘制对应于所述目标位置的屈曲临界压应力-位移曲线,并根据所述屈曲临界压应力-位移曲线确定储罐上目标位置的屈曲临界压应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储罐屈曲临界压应力获取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储罐屈曲临界压应力获取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储罐屈曲临界压应力获取方法及装置,通过结构参数、材料参数和材料应力-应变关系生成呈网格节点划分形态的储罐有限元模型,然后采用模拟条件对模型施压模拟,进而根据模拟条件对储罐有限元模型进行求解获得求解结果,根据求解结果绘制对应于目标位置的屈曲临界压应力-位移曲线,确定储罐上目标位置的屈曲临界压应力,实现在考虑地基沉降和动水压力等因素对储罐结构响应的影响下,获取屈曲临界压应力,能够为储罐的本质安全设计提供参考。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11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