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阀正时控制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600174.4 | 申请日: | 2019-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5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 发明(设计)人: | 坂口健太;朝日丈雄;上田一生;梶田知宏;新保勇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01L1/348 | 分类号: | F01L1/348 |
| 代理公司: | 44202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郝传鑫;柯梦云 |
| 地址: | 日本国爱知县***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止回阀 突起 阀座 阀单元 旋转轴 阀体 流路 阀正时控制装置 控制流体 流体供应 流体流过 上游 阀壳体 同轴 | ||
阀正时控制装置,包括:阀壳体,其中内部空间沿着旋转轴的方向形成;以及内部空间中的阀单元,其与旋转轴同轴并且控制流体进出进角室和迟角室。阀单元包括位于上游侧的止回阀(CV2),流体供应到该上游侧。止回阀包括阀座(57)和阀体(58),阀座(57)中形成有流体流过的流路孔(57a),阀体(58)包括能够关闭流路孔的关闭部分(58a)。阀座包括围绕流噜孔的第一突起部分(57b)。止回阀通过关闭部分与第一突起部分接触而关闭,并且通过关闭部分与第一突起部分分离而打开。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一种阀正时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根据内燃机(以下也称为“发动机”)的运转状态,能够改变进气阀和排气阀的开闭时间的阀正时控制装置已经得到实用化。例如,该阀正时控制装置包括通过发动机的作用,将从动侧旋转体的相对旋转相位(下文中也简称为“相对旋转相位”)改变为驱动侧旋转体的旋转的机构,并从而根据从动侧旋转体的旋转改变进气阀和排气阀的开闭正时。
PCT国际申请号2009-515090的日文翻译(参考文献1)公开了一种可变地调节气体交换阀的装置(阀正时控制装置),在该技术中设置有控制阀,所述的控制阀位于连接到凸轮轴的中央螺钉中,并且在用于将压力介质(流体)供应到控制阀的路径中设有止回阀。
在该参考文献1中,止回阀构造成包括通过弹簧元件在关闭方向上按压的关闭体(球)。
美国专利申请公开号2013/0118622(参考文献2)的说明书描述了一种技术,其中控制活塞容纳在壳体中,且在用于向该控制活塞供应液压油的路径中提供止回阀,该止回阀防止提供液压油的回流。
在该参考文献2中,止回阀构造成包括其中形成有开口的板形阀座,以及由板形弹性材料支撑的阀体,以便能够关闭该开口。
此外,美国专利申请公开号2015/0300212(参考文献3)的说明书描述了一种技术,其中提供有并行设置的止回阀和减压阀,该止回阀具有与参考文献2的止回阀类似的构造。
当在连接螺栓的内部空间中将阀单元布置在阀正时控制装置的旋转轴附近时,阀单元与进角室或迟角室之间的距离可以缩短;该连接螺栓将阀正时控制装置与凸轮轴连接,该进角室或迟角室形成在驱动侧旋转体和从动侧旋转体之间。因此,可以减少流路中的压力损失,从而能够实现响应性良好的操作。
在以这种方式将阀单元布置在旋转轴附近的构造中,合理的是,阀单元包括如参考文献1至3所描述的止回阀。
然而,如参考文献1中所述,当将球用作止回阀时,需要用于容纳球的空间;而且,由于需要确保用于将球运转到打开位置的空间,阀正时控制装置的尺寸趋于变大。此外,在这种结构的止回阀中,球被布置在流路的中心位置;因此,在止回阀打开的状态下,流体由于与球接触而引起压力损失。
同时,如参考文献2和3所述,当止回阀由其中形成有开口的板形阀座和可以关闭该开口的板形阀体构成时,阀正时控制装置的尺寸可以变得更小。然而,参考文献2和3中所描述的止回阀各自构造成使得其中形成有开口的阀座和关闭该开口的阀体在平面中彼此接触。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在供应流体时,在阀座和阀体彼此接触的表面上产生表面张力等,导致阀体难以与阀座分离。此外,当流体逆流时,由于一开始阀体和阀座之间没有按压力,仅有表面接触,所以阀体对阀座的开口的密封性能可能变得不足。
因此,需要一种阀正时控制装置,其能够有效地防止流体逆流,并同时通过止回阀平稳地将流体供应到阀单元。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信精机株式会社,未经爱信精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01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