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公路使用旋转式防撞桶防护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99841.1 | 申请日: | 2019-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6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朱凯立;周诗敏;雷向阳;李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诗雷(上海)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5/02 | 分类号: | E01F15/02;B29C44/02;C09D175/08;C09D175/04;C09D7/6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崇明区堡***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撞 缓冲桶 防爆材料 轴承 防护系统 旋转式 高速公路 制备 耐冲击能力 有效地减少 弹簧缓冲 固定框架 固定主体 关节轴承 恢复能力 记忆效果 结构连接 紧急事故 纳米结构 异氰酸酯 轴承设置 固定的 缓冲筒 耐冲击 耐黄变 喷涂 镶嵌 外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公路使用旋转式防撞桶防护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主体防撞缓冲桶、轴承以及用于固定主体防撞缓冲桶用的固定框架,轴承设置于主体防撞缓冲桶内,用固定的框架将含轴承的主体缓冲桶滚动式的镶嵌在框架内,框架与主体缓冲桶间的轴承,以弹簧缓冲结构,或者是采用关节轴承的结构连接,所述框架以及主体防撞缓冲筒外部均喷涂有一层防爆材料层。本发明能有效地减少在高速公路上车辆因紧急事故发生的危险。且因采用耐黄变含异氰酸酯纳米结构的防爆材料作为耐冲击主体,具备恢复能力,有记忆效果,寿命较长,且有较强的耐冲击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公路使用旋转式防撞桶防护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速公路平均速度般会达到60-100km/hr。受制于地形的影响或多或少总会出现转弯地形改变的情形。由于惯性,车的自重和极快的时速,当发生危险时,车辆很难控制,车辆产生的动能极大一般的材料根本抵御不了高速公路上猛烈的冲击,一旦速度过快经常发生车辆撞坏防护系统甚至冲出路面的情形,发生重大的交通事故。
专利CN201721166747新型旋转防撞桶式公路防撞缓冲护栏,该专利描述了类似的结构。该专利对于90度的车辆冲击采用的防护网的办法。本专利则采用的是弹簧结构,或者是采用关节轴承的结构,使主体防撞缓冲桶用于缓冲,结构会更小,并且施工和维护要方便很多。专利CN201810953079防撞桶同样描述了同类的结构。不同是有一空腔,空腔内注水,利用水囊做缓冲,水会通过蒸发等途径损失掉,该结构可靠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高速公路使用旋转式防撞桶防护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利用耐黄变含异氰酸酯纳米结构的防爆材料以及弹簧缓冲结构或者关节轴承等的力学性能,能将车辆的冲击力均匀地释放到防护系统的各个角落,减缓事故的严重程度,保护车辆和人身安全,减少高速公路的重修费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高速公路使用旋转式防撞桶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防撞缓冲桶、轴承以及用于固定主体防撞缓冲桶用的固定框架,轴承设置于主体防撞缓冲桶内,用固定的框架将含轴承的主体缓冲桶滚动式的镶嵌在框架内,以弹簧缓冲结构或者关节轴承连接,所述框架以及主体防撞缓冲筒外部均喷涂有一层防爆材料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体防爆桶外壳的防爆材料层为耐黄变含异氰酸酯纳米结构的防爆材料。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主体防撞缓冲桶包括外侧的壳体,以及填充在壳体内部的缓冲填充体。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缓冲填充体为聚氨酯发泡材料或EVA或者EPS 发泡材料。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框架由一根以上的支撑柱以及横梁装配组成,支撑柱与横梁之间焊接固定或者两者的连接处通过弹簧缓冲结构,或者是采用关节轴承的结构,增加弹性缓冲力。
一种高速公路使用旋转式防撞桶防护系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制造模具:模具可为铸铁或石膏等,分两半,分别向模具内壁喷涂抗黄变纳米防爆材料,厚度0.1-20毫米,此防爆材料涂层为主体防撞缓冲桶结构的外形;
二.配置好并开动耐黄变含异氰酸酯纳米结构的防爆材料的专用喷涂设备,将防爆材料喷涂到模具内壁,平均厚度优选0.1-20毫米,等待干燥,待干燥后,褪模,可得到纳米防爆外壳;
三、将所选轴承置于防爆材料固化成型后的其中一个耐黄变纳米防爆外壳上浇灌计算好份量的聚氨酯或者EVA、或者EPS发泡材料;
四、将计算好份量的发泡材料倒入步骤3的模具内;
五、涂了防爆纳米材料后,先退模具,得到两块已经固定成型的主体防爆桶的外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诗雷(上海)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凯诗雷(上海)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98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