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内测定碳酸盐岩油藏低盐度水驱注入水盐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99051.3 | 申请日: | 2019-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69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勇;邱凌;刘月田;皮建;苏文博;唐莎莎;蒋百召;薛亮;张宇;陈培元;柴汝宽;王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0 | 分类号: | E21B43/20;E21B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 测定 碳酸盐 油藏 盐度 注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内测定碳酸盐岩油藏低盐度水驱注入水盐度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测定多组不同的碳酸盐岩岩石中方解石或白云石的含量以及多组不同盐度的盐水的盐度;在多组不同盐度的盐水中,分别测量每组相同的碳酸盐岩岩石与油滴的初始润湿角和最终润湿角,得到润湿角的最大变化量;运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润湿角的最大变化量随碳酸盐岩岩石组分及盐水的盐度变化的函数关系式;测定目标碳酸盐岩油藏岩石中的方解石或白云石的含量,根据上述的函数关系式,计算当润湿角的最大变化量取最大值时的盐度值,该盐度值即为适用该目标碳酸盐岩油藏低盐度水驱的注入水盐度。本发明能方便、快速、准确地获得碳酸盐岩目标油藏水驱开发的最佳盐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室内测定碳酸盐岩油藏低盐度水驱注入水盐度的方法,属于油田开发领域。
背景技术
岩石润湿性是岩石矿物与油藏流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储层基本参数之一。当地层温度恒定时,岩石的润湿性主要受原油和地层水的组成以及储层岩石组分的影响,并决定着油藏流体在岩石孔道内的原始微观分布状态,也决定着地层注入流体渗流的难易程度及驱油效率等,在提高油田开发效果、选择提高采收率方法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水驱油过程中,亲水岩石将引起注入水的自动吸入,可以减少粘滞引起的不同孔隙中液体流动速度的差异,克服粘性指进,使油水分布有利于水驱油,水所波及范围较大,水的润湿作用能充分发挥,因此采收率较高。油藏注水开发时,往往会选择润湿能力强的水源注入,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原油采收率。
在油藏成藏的初期,多数油藏岩石都是强亲水的,但在后期由于原油中一些极性化合物如胶质、沥青质等的吸附以及其他大分子有机物质的沉淀,会导致部分岩石由亲水转为亲油。目前,世界上约80%的碳酸盐岩油藏岩石润湿性为油湿/混合润湿。并且,碳酸盐岩油藏对注入流体的化学成分非常敏感,容易发生润湿性的转变。实践证明,在运用低盐度水驱进行碳酸盐岩油藏的开发时,岩石的润湿性会从亲油性向亲水性转变。润湿性转变是低盐度水驱提高碳酸盐岩油藏采收率的主要机理。但是,相同碳酸盐岩储层对不同盐度低盐度水的响应不同,不同碳酸盐岩储层的岩石对相同盐度低盐度水的响应也不同。目前,对于低盐度水驱过程中碳酸盐岩润湿性随岩石组分及注入水盐度的变化情况没有统一的定量化表征。
在油藏开发过程中,采用不合适盐度的水进行驱替,不仅水驱效果差,甚至可能造成油藏流体渗流环境恶化,形成死油区,使得一部分原油永远无法被驱替出来,降低油藏整体的采收率和经济效益。目前碳酸盐岩油藏水驱施工中,通常是根据施工人员的经验确定水驱的盐度,存在明显的个人主观因素干扰,准确度难以保证,或者在施工前针对不同层位进行多组不同盐度水驱下的润湿性测定实验,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室内测定碳酸盐岩油藏低盐度水驱注入水盐度的方法,本发明能方便、快速、准确地获得碳酸盐岩目标油藏水驱开发的最佳盐度,提高碳酸盐岩油藏水驱开发效率,同时提高油藏的采收率和经济效益。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建立室内测定碳酸盐岩油藏低盐度水驱注入水盐度模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测定多组不同的碳酸盐岩岩石中方解石或白云石的含量以及多组不同盐度的盐水的盐度;
2)在所述多组不同盐度的盐水中,分别测量每组相同的碳酸盐岩岩石与油滴的初始润湿角和最终润湿角,用所述初始润湿角减去所述最终润湿角,得到所述润湿角的最大变化量;
3)运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所述润湿角的最大变化量随所述碳酸盐岩岩石组分及所述盐水的盐度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即得到室内测定碳酸盐岩油藏低盐度水驱注入水盐度模型。
上述的方法中,所述不同盐度的盐水的组数可为3~10组,优选6组;
所述不同盐度的盐水为碳酸盐岩油藏地层水及所述碳酸盐岩油藏地层水稀释而得到的低盐度水;具体可为碳酸盐岩油藏地层水及其稀释20倍、50倍、100倍、200倍、500倍而获得的低盐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90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驱油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深井液压双向补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