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界面聚合连续制备聚苯胺纳米纤维的装置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598300.7 | 申请日: | 2019-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5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 发明(设计)人: | 梁浜雷;司建鑫;赵海鹏;郭心欣;张艳花;赵亚奇;冯巧;李翔;史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城建学院 |
| 主分类号: | B01J19/24 | 分类号: | B01J19/24;B01F13/10;B01F7/18;C08G73/02;D01F6/7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王志敏 |
| 地址: | 467036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聚苯胺纳米纤维 移动界面 聚合 苯胺单体 连续制备 收集容器 反应管 酸性水溶液 有机相溶液 第二容器 第一容器 搅拌装置 有机溶剂 有效途径 掺杂剂 高品质 规模化 引发剂 抽滤 阀门 可控 洗涤 流动 | ||
1.一种移动界面聚合连续制备聚苯胺纳米纤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容器(11)和第二容器(12),第一容器(11)内设有第一搅拌装置(21),第二容器(12)内设有第二搅拌装置(22),第一容器(11)底部通过第一连接管(31)与反应管的进料端连通,第二容器(12)底部通过第二连接管(32)与反应管的进料端连通,反应管的出料端与收集容器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31)与第二连接管(32)上均设有阀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界面聚合连续制备聚苯胺纳米纤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个数n≥1,第二连接管的个数n≥1,反应管的个数n≥1,且第一连接管的个数=第二连接管的个数=反应管的个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界面聚合连续制备聚苯胺纳米纤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个数n=2,第二连接管的个数n=2,反应管的个数n=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界面聚合连续制备聚苯胺纳米纤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的内径为10~500mm;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和第二搅拌装置的直径为5~480mm;所述反应管的长度为0.5~20m,内径为1~50mm。
5.利用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装置制备聚苯胺纳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苯胺单体和有机溶剂持续注入到第一容器(11)中,经搅拌混合形成有机相溶液,将引发剂和含掺杂剂的水溶液持续注入到第二容器(12)中,经搅拌混合形成水相溶液;
(2)打开阀门(4),有机相溶液和水相溶液分别通过第一搅拌装置(21)和第二搅拌装置(22)提供的离心力使其以一定的速度在反应管内流动,并形成移动界面,苯胺单体在移动界面上发生聚合,最终汇集到收集容器中;
(3)将收集容器中的反应产物洗涤、抽滤、干燥,得到聚苯胺纳米纤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装置(21)的转速为1~5000r/min,第二搅拌装置(22)的转速为1~5000r/min,且第一搅拌装置(21)与第二搅拌装置(22)的转速比为1:(0.1~1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有机溶剂为四氯化碳、苯、甲苯、二甲苯、二硫化碳或氯仿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步骤(1)中的苯胺单体在有机溶剂中的摩尔浓度为0.005~5.0mol/L。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含掺杂剂的水溶液中的掺杂剂包括盐酸、硫酸、硝酸、高氯酸、磷酸、氟硼酸、乙酸、磺基水杨酸、饱和脂肪酸、偶氮苯磺酸、奈磺酸、樟脑磺酸或十二烷基苯磺酸中的至少一种;掺杂剂的摩尔浓度为0.2~5.0mol/L。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引发剂为三氯化铁、重铬酸盐、过氧化氢、过硫酸铵或过氧化甲酰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苯胺单体和引发剂的摩尔比为1:(0.01~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城建学院,未经河南城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830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低土壤线虫的杀线剂制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医药中间体反应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