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腐蚀的轻质复合合金板材挤压方法及其模具设计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597931.7 | 申请日: | 2019-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3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 发明(设计)人: | 于彦东;毕士明;颜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1C23/06 | 分类号: | B21C23/06;B21C25/02;B21C3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上模 板材挤压 上模芯 冲头 套筒 复合合金 流动通道 抗腐蚀 加工 轻质 下模 增强耐腐蚀性 下模上平面 晶粒 轧制 板材出口 板材模具 变形效率 模具设计 塑形变形 同轴设置 一模多用 圆形棒料 坯料 细化 交汇 | ||
1.抗腐蚀的轻质复合合金板材挤压方法及其模具设计,本发明实验装置具体包括1、上模,2、下模,3、冲头,上模包括4、上模芯和5、套筒,6、加热装置,7测温热电偶组成,其特征在于:加热装置6连接在套筒5和下模2中,接上电源后对1上模、2下模、3冲头、4上模芯及加入其中的镁合金坯料进行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腐蚀的轻质复合合金板材挤压方法及其模具设计,其特征在与上模芯与上模套筒进行配合,配合间隙为0.1~0.3mm;为了方便镁合金脱模,特别注意的是上模芯与套筒的配合直接影响下模精确度,应当指出的是,下模上表面留出凹槽,可以使上模更好的嵌套,与下模中心对齐,提高实验准确性。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抗腐蚀的轻质复合合金板材挤压方法及其模具设计,其特征在于:模具存在三个坯料孔,冲头3从模具坯料孔下压,可将熔炼均匀的合金进行挤压,挤压的速度为1mm/s到30mm/s。
4.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的抗腐蚀的轻质复合合金板材挤压方法及其模具设计,合金的挤压温度在300℃~400℃之间,其温度通过加热装置6进行加热,连接控温系统的热电偶进行测温及控制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腐蚀的轻质复合合金板材挤压方法及其模具设计,具体的1号镁合金(见说明书)中各元素的质量百分比Ca 0.5wt.%,Sn 4wt.%,Zn 2wt.%,其余的为纯镁,2号铝合金(见说明书)中各元素的质量百分比Si 6.5wt.%-7.5wt.%,Zn 0.5wt.%,Mg0.3wt.%-0.4wt.%,Mn 0.05wt.%,Zn 0.05wt.%,Sn 0.01wt.%,其余的为纯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腐蚀的轻质复合合金板材挤压方法及其模具设计,其特征在于:镁合金坯料的直径为20mm,长度为7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腐蚀的轻质复合合金板材挤压方法及其模具设计,其特征在于:a通道的板材尺寸为6×20mm,最后从出口挤出6×20mm的矩形板材;b通道的板材尺寸为8×20mm,最后从出口挤出2×20mm的矩形板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腐蚀的轻质复合合金板材挤压方法及其模具设计,其特征在于:对镁合金进行墩压时,模具冲头3的向下移动间距占坯料尺寸的2/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腐蚀的轻质复合合金板材挤压方法及其模具设计,其特征在于:b、c通道经过竖直通道38mm进入90°圆弧转角,然后经过45mm的水平通道再次进入90°圆弧转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腐蚀的轻质复合合金板材挤压方法及其模具设计,模具出口处是10×20mm的矩形出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腐蚀的轻质复合合金板材挤压方法及其模具设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a、将模具组装,上模由模芯与套筒组成,将上模放入下模凹槽之中,使上模圆心孔中心与下模长方形中心重合;
步骤b、将直径为20mm,长度为75mm的1、2号镁合金坯料放入上模芯中;
步骤c、将加热装置6连接上模1和下模2中,接上电源后对上模1和下模2及加入其中的镁合金坯料进行加热;
步骤d、开启连接控温系统的热电偶,到达实验温度后并对整个模具进行保温1h;
步骤e、开启压力机进行挤压,直至冲头的下移量占合金尺寸的一半,关闭压力机;
步骤f、取出挤压出的合金板材;
进一步的,步骤c中的模具加热温度范围在300℃~4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793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