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双区静电式油雾净化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97897.3 | 申请日: | 2019-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4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龙正伟;孙静楠;李姗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C3/16 | 分类号: | B03C3/16;B03C3/41;B03C3/47;B03C3/70;B03C3/8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程小艳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尘区 接地极板 荷电区 油雾净化器 高压极板 固定杆 静电式 绝缘管 芒刺 油雾 长方体区域 圆弧形边缘 弹簧电极 分开设置 工作电压 互不接触 绝缘端子 接地 固定框 导电 电区 极板 拉环 前部 外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双区静电式油雾净化器,包括荷电区芒刺,荷电区接地极板,集尘区高压极板,集尘区接地极板,固定框,外壳,高压固定杆,接地固定杆,拉环,弹簧电极,绝缘端子和绝缘管。两个所述外壳与四个所述外框构成了一个长方体区域,该区域的前部为荷电区,主要包括所述荷电区芒刺和接地极板,该区域的后部为集尘区,主要包括所述集尘区高压极板和接地极板。两个区分开设置,互不接触,互不导电。本发明通过绝缘管和圆弧形边缘的极板的使用大大增加了模块收集油雾的面积以及集尘区的工作电压,从而提高了模块收集油雾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雾净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高效双区静电式油雾净化器。
背景技术
现代制造业中金属切削液的广泛使用造成工厂油雾浓度过高,人体长期暴露于高浓度油雾中患过敏性皮肤病、恶性肿瘤、呼吸道疾病的概率会大大增加。为了降低工厂内油雾的暴露浓度,双区静电油雾器以其压降小效率高的优势得以较快地推广和使用,然而目前市场上的双区静电模块存在结构上的缺陷,这直接导致使用单个模块不能满足工厂内油雾浓度低于0.5mg/m3的要求,通常情况下需要两个或三个模块串联使用,这就造成了模块体积和占地面积过大以及成本增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双区静电式油雾净化器,包括荷电区芒刺,荷电区接地极板,集尘区高压极板,集尘区接地极板,固定框,外壳,高压固定杆,接地固定杆,拉环,弹簧电极,绝缘端子和绝缘管;
所述荷电区芒刺和接地极板间隔布置,且间距相等;
所述集尘区高压极板和接地极板间隔布置,且间距相等;
所述固定框与外壳使用铆钉连接;
所述高压固定杆和接地固定杆两端伸出并固定在外壳上;
所述荷电区芒刺与集尘区高压极板通过所述高压固定杆外部套有的所述绝缘管来固定;
所述荷电区与集尘区接地极板通过所述接地固定杆外部套有的所述绝缘管来固定;
所述拉环安装在外壳外表面;
所述绝缘端子套在所述高压固定杆外,并使用螺母固定在外壳上;
所述弹簧电极与所述高压固定杆采用螺纹的方式连接,并固定于绝缘端子内部。
所述高压固定杆和所述接地固定杆两端均车有等距外螺纹。
所述荷电区芒刺的上下两端均为圆弧形。
所述荷电区接地极板、所述集尘区高压极板和所述集尘区接地极板的四个角均为圆弧形。
所述荷电区芒刺、所述荷电区接地极板、所述集尘区高压极板和所述集尘区接地极板均设有孔,其用来穿过所述高压固定杆、所述接地固定杆和所述绝缘管。
所述弹簧电极由移动凸台、六角外筒、弹簧和底座组成。
所述弹簧位于移动凸台和底座之间,外部套有六角外筒。
所述六角外筒与所述底座采用螺纹固定,所述底座内部车有螺纹,并与所述高压固定杆连接。
所述荷电区芒刺电极和所述固定框采用304不锈钢材料;所述荷电区接地极板、集尘区高压极板和接地极板、外壳、拉环、高压固定杆、接地固定杆都采用7075航空铝材料;所述绝缘端子和绝缘管采用环氧树脂材料;所述弹簧电极采用黄铜材料。
有益效果:
本发明对双区静电除油雾模块在结构上进行了改进,主要措施在于对极板尖锐的边角处进行倒角,采用圆弧形边角增大了集尘区能承受的最大高压,另外通过使用绝缘管来固定极板大大减小了极板过孔的直径,最大可能地增大极板收集油雾的面积,进而提高了模块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78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