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农药副产杂盐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97289.2 | 申请日: | 2019-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7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义;许静;丁海龙;李发祥;罗明阳;董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贞治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01/12;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8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氯化钠 无机物 氢氧化钠溶液 除草剂 粉状活性炭 氯乙酸溶液 双氧水溶液 次氯酸钠 定量检测 生态环境 盐水溶液 杀虫剂 有机物 高氯酸 杀菌剂 盐处理 重金属 副产 地表水 过滤 地下水 溶解 抽样 农药 污染 加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药副产杂盐处理工艺,步骤A、对杂盐中将含氯化钠、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的无机物或有机物进行抽样定量检测;步骤B、将上述溶解得到的盐水溶液加入第一反应罐内,调节PH值在7.9—8.1范围内,按有机总量1:1‰的氯乙酸溶液加入,并搅拌10分钟后加入高氯酸或次氯酸钠;步骤C:在第二反应罐内加入40%的氢氧化钠溶液,使PH值在3.6—5.0,然后加入总液体1:4—9‰含21%—27%的双氧水溶液;步骤D:在第三号搅拌罐中加入市售的除膦剂,除COD与重金属的药剂,搅拌10分钟,再加入粉状活性炭搅拌均匀后过滤。本发明可有效的降低加工成本,其整体的操作更为便捷,不会造成地表水或地下水等污染,有利于提高生态环境,适用性强且实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厂副产杂盐治理属于环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 药副产杂盐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农药厂副产杂盐主要为:在甘氨酸法生产草甘膦过程中,产生大量盐 分(氯化钠,约15%)和草甘膦(约1%),中国的除草剂中的草甘膦产量占 全球产量80%。
引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刘丽丽 (e-mail:liulili@fsinghua.edu.cn)2018年6月1日汇报:“国内工业废 盐处置技术现状”中指出:
(一)废盐处置现实问题分析:
1、废盐生产量大处置技术难度大,成本高;
2、国内外缺少可工程应用的废盐资源化处置技术;
3、废盐资源化缺乏标准的支撑和政策引导;
(二)废盐前处理方式总结
1、沉降除杂,通过将结晶盐溶水,投加试剂沉淀杂质元素,再予以回收;
2、热处理(液体焚烧技术,高温熔融法,等离子);针对含有机杂质的杂 盐通过低温热解,加热挥发,高温破坏有毒、有害、有机物等方式进行解 毒。主要针对农药副产废盐。
3、高级氧化:在通过化学氧化剂,如次氯酸钠、双氧水、臭氧等氧化剂, 将有机杂物氧化解毒。
4、洗涤法:采用饱和的副产品溶液进行清洗,分离有害物质。
5、双极膜:直接分解含盐废水,生成相应的酸和碱。
(三)、最终处置:排海
1、主要针对氯化钾、氯化钠、氯化钙等。
2、适于近海地区,含盐废水在近海直接排海;将收集起来的废盐运至公海 进行深海排放。
(四)填埋
1、填埋是我国工业废杂盐的主要处置手段。但依据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 标准的相关规定,废盐必须进入刚性填埋场(水溶物质含量高于10%)。
杂盐若处理不当,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会直接导致地表水、地下水 污染,破坏生态环境,污染土壤,导致土地盐碱化,恶化农业生产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农药副产杂盐处理工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 中存在的成本过高且操作繁杂等技术不足。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农药副产杂盐处理工艺,包括以下 步骤:步骤A、对杂盐中将含氯化钠、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的无机物或 有机物进行抽样定量检测其水份、百分比含量按杂盐(干基计)0.55—0.62: 1常水中将杂盐溶解备用;
步骤B、将上述溶解得到的盐水溶液加入第一反应罐内,调节PH值在 7.9—8.1范围内,按有机总量1:1‰的氯乙酸溶液加入,并搅拌10分钟 后加入高氯酸或次氯酸钠,使PH值在0.5—2.3搅拌20分钟,然后转入第 二反应罐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贞治环保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贞治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72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