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辅助螺杆榨油机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597172.4 | 申请日: | 2019-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2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朱德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谷励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0B9/14 | 分类号: | B30B9/14;B30B1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辅助 螺杆 榨油机 | ||
一种真空辅助榨油机,为卧式双层套管式榨膛,里层为管状榨膛,上部40‑45%为封闭状,下部60‑55%为筛网状漏油孔,榨膛用环形钢箍加固,外管为封闭管,兼有密封保温作用。出油管嘴旁设有真空管路,产生真空,快速吸油,负压导致油料膨胀,油路快速打开,从而保留油溶性维生素和活性物质,减少油脂氧化,多出油出好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螺杆榨油机,尤其涉及食用油螺杆榨油机及真空辅助榨油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螺杆榨油机压榨过程排油慢,油渣存在油料回吸,高温油质与空气接触,大量氧化,热量损耗诸多问题。本发明基于油料真空膨胀,负压吸油,减少油质氧化和充分节能保温而设计。
发明内容
总则:本发明为卧式同轴双层套管式结构。
内管为主榨膛,上端45%处为封闭管,下端55%为外大内小,1.2-0.5mm长条孔的漏油孔。
榨膛用同径钢环包箍加固,外管为活管套上或扣上。
内外管对齐固定密封,上端与送料螺杆密封连接。
下端设有锥形出油孔,出油孔末端与真空发生器相连,真空发生器置于出油孔末端侧面。
榨膛一端与减速电机连接,另一端出渣口,出渣口设有叶轮式碎渣器。
出油嘴末端设有真空发生器管道,真空前端不锈钢骨架支撑的ePTFE微孔膜,膜孔径小于1μm,只吸气,不吸油。
真空管路为Y型设计,旁通式设计,利用附壁效应,自然流油。
外管为活管式设计,可自由拆卸清洗。
透气膜ePTFE微孔膜,憎水憎油。
本发明的实施,至少具有以下优势:
1.快速出油,减少油渣回吸,避免油料氧化
2.结构简单,热能利用率提高50%以上
3.使用红外辐射传热,热效率高
原理说明:真空膨胀,油料组织细胞间的气体,遇到真空逐渐膨胀,随着红外加热细胞活动加剧,油脂是不可压缩物体,随着螺杆旋转推进,压力越来越大,细胞壁破油脂流出。随着真空负压吸力,油脂快速导出,排油速度加快,避免油渣回吸和空气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3、4、5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总则:本发明为卧式同轴双层套管式结构。
内管为主榨膛,上端45%处为封闭管,下端55%为外大内小,1.2-0.5mm长条孔的漏油孔。
榨膛用同径钢环包箍加固,外管为活管套上或扣上。
内外管对齐固定密封,上端与送料螺杆密封连接。
下端设有锥形出油孔,出油孔末端与真空发生器相连,真空发生器置于出油孔末端侧面。
榨膛一端与减速电机连接,另一端出渣口,出渣口设有叶轮式碎渣器。
出油嘴末端设有真空发生器管道,真空前端不锈钢骨架支撑的ePTFE微孔膜,膜孔径小于1μm,只吸气,不吸油。
真空管路为Y型设计,旁通式设计,利用附壁效应,自然流油。
外管为活管式设计,可自由拆卸清洗。
透气膜ePTFE微孔膜,憎水憎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谷励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谷励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71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阿尔法红外加热磨盘
- 下一篇:一种生态无水马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