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驱动方法及显示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96455.7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56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赖信杰;何甲;王立明;蔡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4 | 分类号: | G09G3/34;G09G3/36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杨波 |
地址: | 21530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驱动 方法 电路 | ||
1.一种显示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驱动方法包括步骤:
根据模式选择信号判定显示模式是宽视角显示模式或者是窄视角显示模式;
判断显卡在当前帧发送的画面数据与前一帧发送的画面数据是否不同,若不同,则判定显示面板显示动态画面,若相同,则判定所述显示面板显示静态画面;
在所述窄视角显示模式时,若判定所述显示面板显示动态画面,则发送第一调节指令至背光驱动器使各背光分区发出相同亮度的背光;若判定所述显示面板显示静态画面,则获取静态画面中各背光分区的灰阶值以计算得到各背光分区的第一分区调节背光亮度值,并发送第二调节指令至所述背光驱动器使各背光分区发出背光的亮度值为所述第一分区调节背光亮度值;其中,
所述发送第一调节指令至所述背光驱动器使各背光分区发出相同亮度的背光的步骤包括:获取动态画面中各背光分区的灰阶值,计算得到所有背光分区的灰阶值的平均值以确定全局均匀背光亮度值,发送所述第一调节指令至所述背光驱动器以调整各背光分区发出相同亮度的背光,且背光的亮度值为所述全局均匀背光亮度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显卡在当前帧发送的画面数据与前一帧发送的画面数据是否不同包括步骤:
若不同,时序控制器将所述显卡在当前帧发送的画面数据作为当前帧画面数据发送至源极驱动器,使所述显示面板显示动态画面;
若相同,所述时序控制器将所述显卡在当前帧发送的画面数据作为当前帧画面数据发送至所述源极驱动器,使所述显示面板显示静态画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显卡在当前帧发送的画面数据与前一帧发送的画面数据是否不同包括步骤:
若不同,则所述显卡在当前帧发送的画面数据为动态画面的画面数据,时序控制器与所述显卡连接并将所述显卡在当前帧发送的画面数据作为当前帧画面数据发送至源极驱动器,使所述显示面板显示动态画面;
若相同,则所述时序控制器与所述显卡断开并将前一动态画面的缓存画面数据作为当前帧画面数据发送至所述源极驱动器,使所述显示面板显示静态画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第一调节指令至所述背光驱动器使各背光分区发出相同亮度的背光的步骤包括:所述第一调节指令发送至所述背光驱动器以调整各背光分区发出相同亮度的背光,且背光的亮度值在各帧保持不变。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所述第一调节指令至所述背光驱动器使各背光分区发出相同亮度的背光的步骤包括:所述背光驱动器根据所述第一调节指令向各背光分区对应的发光灯串输出相同的电流;
所述发送所述第二调节指令至所述背光驱动器使各背光分区发出背光的亮度值为所述第一分区调节背光亮度值的步骤包括:所述背光驱动器根据所述第二调节指令向各背光分区对应的发光灯串输出与所述第一分区调节背光亮度值对应的电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判定所述显示面板显示静态画面,获取静态画面中各背光分区的灰阶值以计算得到各背光分区的第一分区调节背光亮度值,并发送第二调节指令至所述背光驱动器的步骤包括:获取各背光分区的静态初始背光亮度值,所述背光驱动器根据所述第二调节指令,使各背光分区发出背光的亮度值在开始阶段时从所述静态初始背光亮度值递增或递减至所述第一分区调节背光亮度值,在结束阶段时从所述第一分区调节背光亮度值递减或递增至所述静态初始背光亮度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各背光分区发出背光的亮度值在开始阶段时从所述静态初始背光亮度值递增或递减至所述第一分区调节背光亮度值,在结束阶段时从所述第一分区调节背光亮度值递减或递增至所述静态初始背光亮度值的步骤包括:在所述开始阶段和所述结束阶段,控制所述显示面板中的薄膜晶体管相应多次处于打开状态,并根据前一动态画面时的画面数据,所述显示面板显示多帧静态画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645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夹紧装置
- 下一篇:无刷直流电机起动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