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雾递送装置的控制方法及其气雾递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96357.3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1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郭琦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安百利印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6/06 | 分类号: | H05B6/06;A24F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11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压 加热 递送装置 供电回路 交变磁场 技术方案要点 气雾形成 时间周期 续航能力 感受器 调控 基底 加载 气雾 预设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雾递送装置的控制方法及其气雾递送装置;解决了通过LC振荡电路进行加热导致效率低下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根据所预设的PWM调控以对接入负载两端的电压进行交替升压以分别形成第一升压信息与第二升压信息,将第一升压信息与第二升压信息交替加载于负载的供电回路中;负载根据第一升压信息与第二升压信息以形成交变磁场,感受器通过交变磁场以对气雾形成基底进行加热,本发明通过PWM调控来实现将两个升压后的电压交替接入至负载的供电回路中,实现高效加热以降低加热的时间周期,同时保证在现有电能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提高续航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雾递送装置,特别涉及气雾递送装置的控制方法及其气雾递送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现有技术的气雾递送装置包括气雾形成基底,气雾形成基底通常是包含烟草的插头,为了将烟草插头加热到能够释放可以形成气雾的挥发性组分的温度,故可以通过所预设的加热片以及感应加热装置等实现。
其中,针对感应加热装置进行加热的形式,感应加热装置包括设置成与气雾形成基底热邻近的电感器,气雾形成基底包括感受器;电感器的交变磁场在感受器中产生涡流和磁滞损耗,引起感受器将气雾形成基底加热到能够释放可以形成气雾的挥发性组分的温度。
现有的电磁式气雾递送装置通过LC振荡电路形成交变磁场,同时该装置均为手持式移动设备,所以尺寸便于携带,故在设置电源过程中无法设置过大的供电装置,而在电感器的线圈两端施加峰值为22.5V以上的交流电压才能有效加热,此时加热电流为1安培左右,LC振荡电路通过常规的电池或者双电池无法获取如此高的电压峰值,故电池的使用效率较低,需要加热较长时间才能完成加热,同时250mA/h的新电池只能勉强完成一次加热,随着电池充电后电容的锐减以及控制电路的附加消耗,该电路的效能无法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气雾递送装置的控制方法,根据通过PWM调控来实现将两个升压后的电压交替接入至负载的供电回路中以提高加热效率。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气雾递送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
根据所预设的PWM调控以对接入负载两端的电压进行交替升压以分别形成第一升压信息与第二升压信息,将第一升压信息与第二升压信息交替加载于负载的供电回路中;
负载根据第一升压信息与第二升压信息以形成交变磁场,感受器通过交变磁场以对气雾形成基底进行加热。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PWM调控以对在负载两端的电压进行交替升压,以达到最佳的加热电压,即可以在电感器的线圈两端输出所预设的峰值电压,能够尽可能提高电能的利用率;在通过PWM调控将第一升压信息与第二升压信息交替加载于负载的供电回路中,从而使得负载的两端形成交替电压,进而形成交替磁场以通过感受器进行加热,实现对加热速度以及加热温度的有效控制,优化电池的使用效率,提高用户体验,保证从用户按动加热开关至完成加热的时间可以控制在所预设的时间周期内。
作为优选,所预设的PWM调控的频率被配置在范围500Hz至1MHz内。
采用上述方案,能够确保对气雾形成基底进行加热过程中,达到加热效果的同时尽可能减少能耗,提高使用的次数。
作为优选,包括:
获取当前用户的当前触发信息;所述触发信息包括启动触发信息;
从预先设置的触发信息与指令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中,查找与所述当前触发信息对应的当前指令信息;所述指令信息包括与启动触发信息相互对应的启动执行信息;
根据启动执行信息对当前加热次数进行计数以形成当前加热次数信息;
若在所预设的时间周期内且当前加热次数信息大于所预设的基准加热次数信息,则保持气雾递送装置处于关闭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安百利印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安百利印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63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永磁感应加热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倾倒炉冶炼棕刚玉自焙电极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