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震勘探资料噪音去噪方法、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96349.9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0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袁刚;蒋波;马方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36 | 分类号: | G01V1/36;G01V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张杰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震 勘探 资料 噪音 方法 存储 介质 计算机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震勘探资料噪音去噪方法、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系统。该方法针对要解决的相干噪音保幅去噪技术难点,通过采用偏移距校正措施,将非线性的相干噪音转化成线性噪音,以便符合线性噪音压制方法的假设条件,提高去噪处理的质量,达到保幅去噪、不损失有效波成分的处理目的。采用该发明去噪可为正确分析储层地质特征奠定良好的基础,具有很好的技术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偏移距校正的地震勘探资料噪音去噪方法,以及用于存储能够实现该方法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介质和用于实施该方法的计算机系统。
背景技术
在地震勘探三维(或宽线)资料处理中往往存在相干噪音十分严重的情况。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地震勘探资料处理对保幅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保幅处理的效果很大程度依赖于资料噪音压制的质量。相干噪音往往与有效波混叠在一起,尤其是在三维(或宽线)的非纵测线观测情况下,在共检波点道集(或共炮点道集)记录中,线性噪音的视速度会随炮检点相对位置关系变化而变化。
如图1所示,炮点为S,相邻两个检波点分别为Ri,Ri+1,如果炮点和检波点之间有非纵偏移距dy,第i道的纵向偏移距为dxi,则任意道德炮检偏移距Fi为:随着i的变化,该方程为典型的双曲线方程,相邻两道之间的道间距离它不是常数。这种情况会导致在地震资料中出现以下两个问题:
①相干噪音呈现双曲线化(如图4所示);
②道间距不是常数。
对于后一问题,道间距的不一致会给傅里叶变换引入误差,此外,相干噪音的双曲线化会进一步降低目前各种基于固定视速度的线性噪音压制技术的处理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目前三维(或宽线)地震资料处理中普遍存在的线性噪音压制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偏移距校正的地震勘探资料线性噪音压制方法,以提高地震勘探资料的精度,从而为进行解释分析岩石物理特征分布规律奠定基础。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震勘探资料噪音去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探区的地震勘探资料的地震数据分选成共检波点道集;
从共检波点道集的各道地震数据的道头信息中提取各道的炮检偏移距和炮检方位角,根据各道的炮检偏移距和炮检方位角以及探区的线性噪音的视速度,确定各道的偏移距校正量;
基于各道的偏移距校正量对共检波点道集的各道地震数据进行偏移距校正,使得其中的非线性相干噪音变换为线性相干噪音;
对经过校正的共检波点道集进行线性噪音去噪处理;
基于各道的偏移距校正量对经过去噪处理的共检波点道集的各道地震数据进行偏移距逆校正,以变换回原道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上述方法中,在将探区的地震勘探资料的地震数据分选成共检波点道集之前,先对探区的地震勘探资料进行预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上述方法中,所述预处理包括对地震勘探资料赋上空间坐标信息,以及对地震勘探资料进行静校正和振幅恢复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上述方法中,具体地,根据观测系统的炮检坐标,将探区的地震勘探资料的地震数据分选成共检波点道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探区的线性噪音包括探区的折射波和/或探区的面波。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上述方法中,所述偏移距校正量为时差校正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时差校正量通过下式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63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杆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更换桨叶的水轮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