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鹅卵石、砂石的水体污染物去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96188.3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2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石雅清;毛佩强;詹选怀;宋满珍;周赛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水池 水体 水体污染物 鹅卵石 连通管 去除 砂石 鹅卵石层 砂石层 沉淀 过滤 固体污染物 多重过滤 过滤操作 过滤效果 天然材料 进水管 引入 水中 水泵 污染物 穿过 | ||
1.一种基于鹅卵石、砂石的水体污染物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通过进水管(8)将水体引入第三蓄水池(7)内,使得水体在第三蓄水池(7)内沉淀4-6小时,令水体中的部分固体污染物沉淀至第三蓄水池(7)的底部,同时通过连通管(9)利用水泵将水体引入第二蓄水池(2);
步骤二,通过连通管(9)由第二蓄水池(2)的上方向第二蓄水池(2)内注入,使得水体受自身重量穿过鹅卵石层(5)与砂石层(6),利用鹅卵石层(5)与砂石层(6)过滤水中污染物,使得过滤后的水体进入第二蓄水池(2)的底部,通过连通管(9)进入第一蓄水池(1);
步骤三,通过水泵由第一蓄水池(1)的底部向第一蓄水池(1)内注入水体,使得水体在第一蓄水池(1)内自下而上涌起,当水体穿过第一蓄水池(1)内的鹅卵石层(5)与砂石层(6)时,过滤水中污染物,使得污染物滞留在第一蓄水池(1)的底部,穿过砂石层(6)的水体经两次过滤后通过排水管(11)排出;
步骤四,利用浮板(14)使得生态浮床(10)漂浮在第一蓄水池(1)、第二蓄水池(2)与第三蓄水池(7)的水面上,通过生态浮床(10)底部的固定底罩(13),配合圆形槽口(12),使得水体穿过固定底罩(13),利用固定底罩(13)内的鹅卵石与砂石过滤浮在第一蓄水池(1)、第二蓄水池(2)与第三蓄水池(7)水面上的污染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鹅卵石、砂石的水体污染物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鹅卵石层(5)的深度为1.5米,所述砂石层(6)的深度为1米,所述鹅卵石层(5)的卵石粒径范围为80-130mm,所述砂石层(6)中砾石的粒径范围为8-17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鹅卵石、砂石的水体污染物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所述连通管(9)的两端均固定套接有密封圈,第一蓄水池(1)、第二蓄水池(2)与第三蓄水池(7)之间均通过连通管(9)贯通连接,所述第三蓄水池(7)的深度大于第一蓄水池(1)与第二蓄水池(2)的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鹅卵石、砂石的水体污染物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生态浮床(10)包括防护网篮(16)、浮板(14)和固定底罩(13),所述固定底罩(13)固定安装在生态浮床(10)的下端外表面,所述固定底罩(13)与生态浮床(10)之间通过对接卡环(23)对接固定,所述圆形槽口(12)贯穿开设在固定底罩(13)的内侧,所述固定底罩(13)的内部固定套接有保护膜(25),且固定底罩(13)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底板(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鹅卵石、砂石的水体污染物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生态浮床(10)的上端外表面靠近防护网篮(1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对接卡栓(15),所述生态浮床(10)的上端外表面靠近防护网篮(16)的另一侧活动安装有固定卡帽(17),且固定卡帽(17)与生态浮床(10)之间通过第一接杆(19)对接固定,对接卡栓(15)的上部活动套接有升降卡环(21),对接卡栓(15)与生态浮床(10)之间通过第二接杆(20)对接固定,第二接杆(20)与第一接杆(19)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帽(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鹅卵石、砂石的水体污染物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浮板(14)固定嵌入在生态浮床(10)的内侧,所述生态浮床(10)与防护网篮(16)之间通过固定内圈(24)对接固定,所述浮板(14)两组之间通过对接卡栓(15)和固定卡帽(17)对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鹅卵石、砂石的水体污染物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鹅卵石层(5)与砂石层(6)通过支撑底板(4)和第一蓄水池(1)与第二蓄水池(2)对接固定,且支撑底板(4)的上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分离网(28),支撑底板(4)的内侧等间距贯穿开设有若干组进水槽(27),支撑底板(4)内固定安装有过滤网(26),支撑底板(4)和第一蓄水池(1)与第二蓄水池(2)之间通过支撑柱(3)支撑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618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下水污染修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绿地人工山体雨水收集净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