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能机组多串口通讯协议实时解析系统及其解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95982.6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77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梁彦;徐陶龙;陈龙;杨铭轩;代雄;巩宇;邱小波;彭涛;茹浩;吴昊;黄中杰;于亚雄;徐开炜;严汉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蓄能发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42 | 分类号: | G06F13/4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瑞云 |
地址: | 51063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能 机组 串口 通讯 协议 实时 解析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套蓄能机组多串口通讯协议实时解析系统及其解析方法,应用于蓄能机组在升级改造过程中,对老旧现地控制单元和监控系统落后的串口通讯设备的报文进行分析,理清具体的老旧通讯协议的情况,为进一步适配新设备新通讯协议大厦基础。包括本发明包括通讯报文抓取装置和报文解析终端,通讯报文抓取装置包括通讯接口转换器、串口监听设备、USB Port HUB,报文解析终端包括存储、解析和展示模块。本发明可通过通讯报文抓取装置适配老旧现地控制单元的非标准通讯串口,由报文解析终端识别分析通讯报文的具体格式和内容,以便记录下来,为蓄能机组的进一步改造提供数据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领域的串行信号传输系统,特别是一种用于老旧蓄能机组升级改造过程中,解析现地控制单元和监控系统之间串口通讯报文信息的串口通讯协议实时解析装置。
背景技术
抽水蓄能机组在电力系统中承担着调峰、调频、调相、事故备用等维护电网稳定的重要任务,是当前电网中最重要的储能和调峰调频节点,一般通过监控系统和现地控制单元来实现蓄能机组的控制。基于上世纪通讯技术的水平和通讯协议未标准化的大背景,各大厂家大都自行定制格式、采用国外非标准的串行通讯方式实现监控系统和现地控制单元的通讯。目前,国内抽水蓄能行业飞速发展,但设备的老化、备品停产等问题日益严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兴建的蓄能电站的监控系统需要升级改造,尤其是其监控系统的升级改造。这批电站的监控系统下位机由于上世纪通讯技术的落后,以及标准化要求不严格,大都采用国外非标准的串行通讯方式,进行改造核心的就是需要对蓄能电站的串行通讯的LCU通讯报文进行解析。
现有的串行通讯报文监听工具,采用RS232及其相关改进标准做串口测试系统,通过RS232串口测试系统的双向监听装置对单一接口的串行通讯装置进行报文监听。
但是,现有的报文监听解析设备,在对蓄能机组报文进行解析时有以下缺陷:
1)目前大部分的串行通讯报文监听工具仅能对单一接口的串行通讯装置进行报文监听,接口类型单一,不能灵活应用于上世纪90年代常见的DB15、DB9等多种串行接口方式;
2)目前大部分系统的解析方法或者工具都要求离线测试,但由于蓄能机组对电网的重要性而无法停机,无法满足协议解析这种长时间的测试工期;
3)目前大部分系统的协议解析逻辑不友好,无法实现对非标协议的准确解析,且不具备报文的实时抓取、储存功能,分析难度大;
4)蓄能机组工况转换多,数据量大、报文类型多,报文解析工作量大,目前大部分系统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高延迟和高误报率的问题,无法实现实时同步信号的功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其中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套蓄能机组多串口通讯协议实时解析系统及利用领用该系统进行报文解析的方法,用于解析老旧蓄能机组现地控制单元与监控系统之间的通讯报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蓄能机组多串口通讯协议实时解析系统,包括通讯报文抓取装置和报文解析终端;通讯报文抓取装置通过串口通讯的方式,分别连接外部的蓄能机组现地控制器和蓄能机组监控系统进行数据传输;报文解析终端通过有线通讯的方式连接通讯报文抓取装置进行数据传输。
进一步地,通讯报文抓取装置包括通讯接口转换器、串口监听设备和通用串行总线集线器;通讯报文抓取装置与串口监听设备电性连接,串口监听设备与通用串行总线集线器电性连接。
更进一步地,通讯接口转换器至少为四组,通讯接口转换器通过串口通讯的方式,分别连接外部的蓄能机组现地控制器和蓄能机组监控系统进行数据传输。
更进一步地,串口监听设备包括数据输入接口,串口监听设备通过数据输入接口与通讯接口转换器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蓄能发电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蓄能发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59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