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恢复吸液芯毛细性能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95051.6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9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勇;邵志松;周韦;曹经倩;史少欣;方子懿;梅以宁;李建康;梁江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华度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C25B1/04;C25F1/04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李振瑞 |
地址: | 330100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液芯 阴极 毛细性能 不溶性阳极 电源负极 正极 电解池通电 电解池阴极 电化学 恢复 浸入 阳极 安全隐患 电源正极 电解池 电解液 氢原子 有效地 电源 节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恢复吸液芯毛细性能的方法,属于吸液芯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吸液芯作为电解池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不溶性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将阴极和阳极均浸入电解池内的电解液中,并对电解池通电,使阴极产生氢原子;本发明通过电化学方法将吸液芯作为阴极接在电源负极上,将不溶性阳极接在电源的正极上,可以实现完全恢复毛细性能,节约时间,消除安全隐患且有效地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吸液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恢复吸液芯毛细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热管和热板均是由壳板、吸液芯、工作流体组成的,吸液芯结构是热管和热板的核心部件,吸液芯的毛细结构能够提供液态工作流体流动需要的毛细力,吸液芯的性能决定热管或热板的整体性能,若传热量超过毛细结构的运送能力,则会发生干涸或烧损,因此毛细结构性能是决定热管效能的重要参数。
在传统烧结铜粉、铜网吸液芯制备结束之后,在组装成均热板之前吸液芯毛细性能会由于氧化而严重下降,毛细性能的下将会严重影响均热板的性能。现有技术是将烧结出的铜粉、铜网吸液芯采用高温氢还原工艺处理4小时左右,从而恢复吸液芯毛细性能。虽然现有高温氢还原工艺处理能够恢复吸液芯毛细性能,但是工艺条件复杂,存在氢气爆炸安全隐患,设备成本高,能耗高,时间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恢复吸液芯毛细性能的方法,采用电化学方法将吸液芯作为阴极接在电源负极上,将不溶性阳极接在电源的正极,能够减少时间消耗,同时还可以消除原工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简化工艺条件,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恢复吸液芯毛细性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吸液芯作为电解池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不溶性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将阴极和阳极均浸入电解池内的电解液中,并对电解池通电,使阴极产生氢原子。
优选地,所述通电过程具体是采用恒电压法0.5~30V,通电时间0.5~30min。
优选地,所述通电过程具体是采用恒电流法0.5~15A/dm2,通电时间0.5~30min。
优选地,所述通电过程中电解液的温度为20~40℃。
优选地,所述电解池中电解液为钠离子水溶液。
优选地,所述电解液为硅酸钠水溶液、氢氧化钠水溶液、硫酸钠水溶液或醋酸钠水溶液。
优选地,所述不溶性阳极为石墨电极。
本发明恢复吸液芯毛细性能的机理:
本发明将吸液芯用作阴极,通过电解水产生活性氢原子,由于氢原子具有极强的还原性,能将吸液芯表面的氧化物还原成金属,从而恢复金属活性;另外,未参与上述反应的氢原子会结合形成氢气,对吸液芯毛细管道内的吸附物不断进行鼓泡冲洗,使之离开吸液芯表面,从而恢复吸液芯原来的表面能,提高毛细能力。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电化学方法将吸液芯作为阴极接在电源负极上,将不溶性阳极接在电源的正极上,可以实现完全恢复毛细性能,节约时间,消除安全隐患且有效地降低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予以实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数据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恢复吸液芯毛细性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硅酸钠为电解液,加热至30℃;将待恢复的吸液芯作为阴极接在电源负极上,将石墨作为阳极接在电源的正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华度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华度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50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提高热量传输能效的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