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社会力模型的过街行人轨迹预测方法、系统及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94913.3 | 申请日: | 2019-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43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希;杨文彦;陈浩;张凯炯;刘磊;朱旺旺;金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庄文莉 |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社会 模型 行人 轨迹 预测 方法 系统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社会力模型的过街行人轨迹预测方法、系统及介质,包括:基础数据获取步骤:选取人车混行斑马线区域做前期调查,拍摄该区域的行人行走视频,通过对行人行走视频进行视频处理和图像处理,获得行人行走特征数据和人车交互场景数据;模型参数标定步骤:对获得的行人行走特征数据和人车交互场景数据进行预处理,标定逻辑回归模型和社会力模型的参数。本发明利用改进的社会力模型,充分考虑行人个体差异性,将过街行人轨迹预测运用到自动驾驶汽车决策领域,能够提高自动驾驶汽车在人车混行斑马线区域行驶的安全性,降低车辆的延误率,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驾驶决策算法领域,具体地,涉及基于社会力模型的过街行人轨迹预测方法、系统及介质。尤其地,涉及一种基于社会力模型的行人轨迹预测方法,设计了从前期准备工作到后期具体实施方法的一整套流程。
背景技术
在自动驾驶领域,对于自动驾驶汽车所处环境的状况、交通参与者行为的理解和在此基础上的决策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行人是交通的重要参与者,也是交通参与者中的弱势群体。其动力学特性复杂,运动方向、速度变化随机性强,对其运动行为的理解是一个难点。
目前,自动驾驶领域对于行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行人识别与跟踪领域,自动驾驶汽车检测到一定范围内的行人后,停车等待行人通过。然而,车辆无条件停下等待行人通过的做法效率低下甚至造成拥堵,因为,行人面对来车也可能选择停下等待车辆通过后再继续行走。
现有的行人轨迹预测方法,有利用动态贝叶斯网络(DBN)、马尔可夫链等概率方法预测行人是否过马路的研究;也有通过匀速(CV)、匀加速(CA)模型对行人未来几秒内的轨迹进行简单的预测。概率方法预测行人走、停的决策具有一定准确性,但对于面对来车继续行走行人的运动轨迹预测无能为力;CV、CA模型过于简单,无法准确地刻画行人受环境影响、行人与行人之间相互作用、行人与车辆之间相互作用对行人轨迹地影响。此外,上述方法鲜有考虑行人个体差异性地影响,具有一定地局限性。
社会力(SF)模型是目前在交通工程领域被广泛运用于行人流仿真的一种方法,起初主要用于电影院、地铁站、展览馆等人群密集场所突发情况下行人疏散的仿真模拟,后来也有研究将其运用于信号灯路口行人过斑马线的仿真模拟,上述应用场景的目的都是根据模拟情况对安全通道、斑马线长度、红绿灯时间长短进行优化,而鲜有将社会力模型运用于自动驾驶汽车行人轨迹预测领域,也缺乏对行人个体差异性影响的考虑。
专利文献CN109635793A(申请号:201910097865.7)公开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无人驾驶行人轨迹预测方法,包括处理样本数据、获取输入信息序列、构建并优化网络、测试及评估最优模型。将无人驾驶车辆上的视觉传感器采集到的实时视频,分割成以帧为单位的图像作为样本数据,将样本数据中即将通过斑马线的目标人群划分成三类,从样本中获取行人位置-比例信息序列、行人骨架信息序列、视觉传感器自身运动序列,再将信息序列输入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初步的预测模型,经过测试和评估,最终输出预测轨迹和动作类别。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社会力模型的过街行人轨迹预测方法、系统及介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社会力模型的过街行人轨迹预测方法,包括:
基础数据获取步骤:选取人车混行斑马线区域做前期调查,拍摄该区域的行人行走视频,通过对行人行走视频进行视频处理和图像处理,获得行人行走特征数据和人车交互场景数据;
模型参数标定步骤:对获得的行人行走特征数据和人车交互场景数据进行预处理,标定逻辑回归模型和社会力模型的参数;
行人运动状态信息获取步骤:利用自动驾驶汽车搭载的传感器,利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算法,获取车辆安全包络线范围内的行人运动状态信息;
行人个体特征信息获取步骤:利用自动驾驶汽车搭载的集成了行人属性识别功能的传感器,获取车辆安全包络线内的行人个体特征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49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