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污染湿地水体生态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93627.5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68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梁仁君;邱继彩;李宝;陈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沂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马金华 |
地址: | 276005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染 湿地 水体 生态 修复 装置 | ||
1.一种微污染湿地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围挡(1),两个所述围挡(1)与河岸构成了一个封闭的水体修复区域;
隔板(2),所述隔板(2)将水体修复区域分割成修复区A(101)和修复区B(102);
支撑板(3),固定于隔板(2)的顶部;
修复箱(4),用于修复水体,安装在支撑板(3)上,所述修复箱(4)的出水口连接有排水管(7),排水管(7)上安装有阀门;
转移泵(5),安装在隔板(2)上,用于将修复区A(101)的水转移至修复区B(102)中;
抽吸泵(6),安装在隔板(2)上,用于将修复区B(102)中的水输送至修复箱(4)中;
所述微污染湿地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工作时,首先由抽吸泵(6)将修复区B( 102) 中的水抽吸至修复箱(4)中进行修复,待修复区B( 102) 中的水被抽吸完毕后,打开转移泵(5)将修复区A( 101) 中的水抽吸至修复区B( 102) 中,然后待修复箱(4)中的水修复完成以后,打开阀门(71)将修复完成的水注入修复区A( 101) 中,最后再将修复区B( 102) 中水抽吸至修复箱(4)中进行修复,待该部分水修复完成以后,将其排出,然后撤销隔板(2),使得修复完成的水自动填充整个 水体修复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污染湿地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泵(5)的抽水端和出水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进水管(51)和第一出水管(52),第一进水管(51)的末端延伸至修复区A(101)的液面以下,第一出水管(52)的末端延伸至修复区B(102)中;所述抽吸泵(6)的抽水端和出水端分别连接有第二进水管(61)和第二出水管(62),第二进水管(61)的末端延伸至修复区B(102)的液面以下,第二出水管(62)的末端与修复箱(4)的进水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污染湿地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箱(4)包括用于混合修复液和水的主箱体(41)和用于储存修复液的副箱体(42);
所述主箱体(41)对应排水管(7)的位置上设置有用于过滤杂质的滤网(48);
所述副箱体(42)内安装有用于向主箱体(41)内导入修复液的供料泵(4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污染湿地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41)靠近排水管(7)的一侧还固定有多个交错布设的导流板(47),多个所述导流板(47)与主箱体(41)的内壁构成了一个蛇形的流体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污染湿地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导流板(47)的对立面上还固定有多个沿长度方向布设的阻流片(47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污染湿地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41)内还设置有输水管(44),输水管(44)上安装有搅拌叶片(46),输水管(44)的一端转动连接与抽吸泵(6)出水端相连的管体,输水管(44)的顶部两侧对称连接有出水管(45),两侧所述出水管(45)上开设有朝向相反的喷孔(45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污染湿地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多个支撑架(8),支撑架(8)的一端铰接支撑板(3),支撑架(8)的另一端铰接有卡壳(81),围挡(1)上开设有与卡壳(81)相配合的卡槽(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沂大学,未经临沂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362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城市河道生态恢复水体曝气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净水供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