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中心新风温湿度控制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592899.3 | 申请日: | 2019-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2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 发明(设计)人: | 丁志永;徐智伟;顾遵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安瑞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7/007 | 分类号: | F24F7/007;F24F5/00;F24F11/89;F24F13/28;F24F6/02;F24F110/10;F24F110/2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李猛 |
| 地址: | 21515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温湿度传感器 新风 温湿度控制系统 机房 数据中心 回风 控制模块 回风阀 送风房 温湿度监测 进风口处 离心风机 加湿器 模块化 排风阀 热通道 新风阀 热风 送风 运维 能耗 自动化 便利 灵活 运输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中心新风温湿度控制系统,包括:机房、送风房、新风阀、回风阀、排风阀、离心风机、控制模块、送风温湿度传感器、新风温湿度传感器、回风温湿度传感器,回风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热通道内或者回风阀的进风口处,并与控制模块相连接,进行回风温湿度监测。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所述的数据中心新风温湿度控制系统,特别设计了模块化的送风房,运输便利,通过外界新风和加湿器的配合,实现机房内温湿度的调节,必要时,还可以进行机房内热风与新风进行混合,综合进行机房内温湿度的调节,自动化程度高,运维能耗低,安装比较灵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中心温湿度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中心新风温湿度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数据中心,大多是把服务器放在一个密闭环境,用空调进行制冷,采用换热方式来解决数据中心的散热问题。空调制冷的方案电量消耗大,而且存在施工时间长、运维成本高和故障点多等问题。
另外,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空调制冷会使得机房内部空气较为干燥,难以进行湿度的调节,而数据中心服务器的稳定运行对温度和湿度都有一定的要求,现有的空调系统显然难以满足使用要求。
现有老旧数据中心的机房多为空调制冷,运行能耗大,维护和改造的成本高,需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数据中心新风温湿度控制系统,适合新数据中心的建设以及老旧数据中心的改造,实现数据中心内的温湿度控制,降低运维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数据中心新风温湿度控制系统,包括:
机房,内部设置有冷通道和热通道,冷通道和热通道之间设置有用于服务器安装的负载安装机架;
送风房,设置在机房一端,内置加湿器而将内部空间分为混气室和送气室,所述送气室与冷通道连通;
新风阀,设置在送风房内或者外侧面,控制外界空气与混气室的连通;
回风阀,设置在送风房内或者外侧面,控制热通道与混气室的连通;
排风阀,设置在机房顶部或者侧壁,控制热通道与外界空气的连通;
离心风机,设置在加湿器一侧,使得混气室中的气流进入送气室;
控制模块,分别与离心风机、新风阀、回风阀和排放阀相连接进行运行控制;
送风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送气室内,并与控制模块相连接,进行送风气流的温湿度监测;
新风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送风房外侧或者新风阀的进风口处,并与控制模块相连接,进行外界新风气流的温湿度监测;
回风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热通道内或者回风阀的进风口处,并与控制模块相连接,进行回风温湿度监测。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冷通道与热通道横向平行设置在机房内,所述送气室与冷通道连通处设置有网孔门板。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热通道平行设置在冷通道两侧,此时,热通道的数量为两个,冷通道的数量为一个,加湿器的数量也为两个而将送风房的内部空间分为两组混气室和送气室,两个混气室与热通道一一对应,两个送气室共同为一个冷通道服务。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送风房内设置有位于新风阀出风口的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包括串联的初效过滤器和中效过滤器。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辅助降温设备,所述辅助降温设备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设置在加湿器的出风口,所述压缩机采用第一管路串联在蒸发器的出口与冷凝器的进口之间,所述冷凝器的出口与蒸发器的进口之间设置有第二管路相连通,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膨胀阀,所述冷凝器设置在送风房的外侧或者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安瑞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安瑞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28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体泄漏控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风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