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却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592803.3 | 申请日: | 2019-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9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 发明(设计)人: | 马蒂亚斯·甘茨;杰西卡·坎西;托马斯·卡尔姆巴赫;米夏埃尔·特莱比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勒国际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 代理公司: | 11335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宏悦 |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电子系统 冷却 电介质流体 液密外壳 传热接触 冷却装置 | ||
1.一种冷却装置(1)
-包括液密外壳(2),在所述液密外壳中布置有电力电子系统(3)以及用于冷却所述电力电子系统(3)的电介质流体(4),
-其中,所述电介质流体(4)与所述电力电子系统(3)传热接触,并且通过由作用在所述冷却装置(1)上的加速力引起的流体移动来冷却所述电力电子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
其特征在于,
-第一热交换器(5)布置在所述液密外壳(2)中,
-所述电介质流体(4)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5)传热接触,
-设置有冷却流体回路(6),其中布置有所述第一热交换器(5)和布置在所述外壳(2)外部的第二热交换器(7),并且还布置有冷却流体泵(8),
-所述第一热交换器(5)设计为用于冷却所述电介质流体(4),并且所述第二热交换器(7)设计为用于冷却在所述冷却流体回路(6)中流动的冷却流体(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热交换器(5)布置在所述外壳(2)的低点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冷却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介质流体(4)和/或所述冷却流体(9)通过单相或者通过多相而设计。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壳(2)中布置有用于使所述电介质流体(4)偏转的至少一个引导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引导元件(11)具有汹涌或泼溅促进几何结构,和/或
-所述至少一个引导元件设计为单独的部件或者与所述外壳(2)一体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冷却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引导元件(11)具有带有至少一个入口开口(14)、至少一个出口开口(15)(尤其是喷嘴)的通道结构(12),其在待冷却的所述电力电子系统(3)的点处被导向。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电子系统(3)具有功率半导体。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电子系统(3)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电介质流体(4)的水平面(20)以下。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壳(2)中布置有流体泵(21),所述流体泵(21)用于分配所述电介质流体(4)和/或用于直接将电介质流体(4)注射或喷射到所述电力电子系统(3)上。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壳(2)中布置有运送装置(22),所述运送装置(22)用于完全混合所述电介质流体(4)和/或用于直接将电介质流体(4)注射或喷射到所述电力电子系统(3)上。
12.一种机动车(10),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1),其中,所述第二热交换器(7)为内燃机的冷却流体散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勒国际有限公司,未经马勒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280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小学校园安全网络管理装置
- 下一篇:热界面组件和电子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