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推靠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91844.0 | 申请日: | 201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5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廖胜军;王蕙;于增辉;王芝江;刘耀伟;侯洪为;王林根;郭书生;魏玺;牛德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E21B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蒋冬梅;龙洪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推靠 传动部 平衡部 推靠臂 推靠器 中心管 依次连接 耦合 井壁 油液 张开 驱动 覆盖 申请 | ||
一种推靠器,包括:传动部、推靠基体、十二组推靠臂以及平衡部;传动部、推靠基体以及平衡部依次连接;十二组推靠臂耦合在推靠基体上,并在传动部的驱动下同时张开或收回;推靠基体包括用于存放油液的中心管,中心管位于十二组推靠臂的中间,且连接平衡部。本申请提供的推靠器可以支持在8.5英寸井眼中达到全井壁覆盖。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石油勘探技术领域,尤指一种推靠器。
背景技术
随着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寻找优质油气藏的难度越来越大,同时复杂的地层特征对电缆测井设备的集成性、阵列性和低成本性的要求日益提升,层出不穷的油气储层特征也给测井设备的耐温耐压性能不断带来新的挑战。目前的推靠器在采用六个推靠臂的情况下,无法在8.5英寸井眼中达到全井壁覆盖,导致无法完全直接获取井壁信息。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推靠器,支持在8.5英寸井眼中达到全井壁覆盖。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推靠器,包括:传动部、推靠基体、十二组推靠臂以及平衡部;所述传动部、所述推靠基体以及所述平衡部依次连接;所述十二组推靠臂耦合在所述推靠基体上,并在所述传动部的驱动下同时张开或收回;所述推靠基体包括用于存放油液的中心管,所述中心管位于所述十二组推靠臂的中间,且连接所述平衡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推靠器中采用的十二组推靠臂结构增加了测量覆盖率,可以支持在8.5英寸井眼中达到全井壁覆盖;而且,通过存放少量油液的中心管与平衡部连接,可以减少所需使用的平衡油液,从而缩短平衡部的尺寸,避免推靠器整体长度过长且重量过重。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推靠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十二组推靠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十二组推靠臂的平面投影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下排推靠臂中的推力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平衡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
1-电路容纳部;2-传动部,20-动力盘;
3-推靠基体,31-基体上部,32-基体下部,33-螺钉,34、35-弹簧,310-过杆孔,312-中心管;
4-推靠臂,4a-上排推靠臂,4b-下排推靠臂,40-上排推力杆,402-第一抵靠部,41-上排推力连接杆,42-上排主臂,43-上排副臂,44、49-测量极板,45-下排推力杆,451-第一杆体,452-第二杆体,4521-凸台,4522-T圈,453-第三杆体,46-下排推力连接杆,47-下排主臂,48-下排副臂,411、412-连接销,454-弹簧压套;
5-平衡部,51-活塞杆,52-活塞,53-下部转接头,54-油堵,55-溢流阀。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18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深中浅小功率井中激发极化扫频测井仪
- 下一篇:一种地热探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