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收纳盒、清洁机器人及清洁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91824.3 | 申请日: | 201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8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周林林;夏昌太;叶力荣;闫瑞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11/24 | 分类号: | A47L11/24;A47L1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空 叶片板 收纳盒 清洁机器人 连杆机构 清洁系统 垃圾 敞开 工作效率 徒手操作 处理站 壳体枢 小石块 有效地 米粒 抽吸 壳体 排布 清空 受力 转动 倾倒 封闭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收纳盒、清洁机器人及清洁系统,收纳盒包括:底部开设有排空窗口的壳体、并排布置于排空窗口的至少两个叶片板、与叶片板连接的连杆机构,叶片板的两端与壳体枢转连接,连杆机构在受力时带动每个叶片板转动,以便在封闭排空窗口的第一状态与敞开排空窗口的第二状态之间变换。排空窗口敞开时,垃圾从叶片板之间的排空窗口倾倒出去,解决了徒手操作不便、体验不佳的问题。在清洁机器人与处理站对接时,小石块、米粒等质量较重的垃圾也能够从叶片板之间的排空窗口落入抽吸窗口,能够有效地对收纳盒中的各类垃圾进行清空,大大增加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尘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收纳盒、清洁机器人及清洁系统。
背景技术
自主导航清洁机器人是一种被构造成在不需要用户控制的情况下在任意区域行进的同时执行清洁任务的设备,通常用于将地面上的灰尘、碎屑等垃圾清理至自身携带的收纳盒中。
当收纳盒中聚集过量的垃圾时,需要倾倒掉垃圾才能继续使用。以现有技术中的收纳盒为例,用户往往徒手打开收纳盒的上盖或者侧板,以便将垃圾倾倒掉,采用这种打开方式容易弄脏双手,操作不便,使用体验不佳。
为了避免用户徒手倾倒收纳盒内垃圾的不便操作以及频率,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与清洁机器人配合形成清洁系统的处理站,处理站利用自身抽吸机构的吸力清空收纳盒中储存的垃圾。然而,基于收纳盒结构设计的不合理以及处理站中抽吸机构的吸力限制,导致处理站无法有效地对收纳盒中的各类垃圾进行清空,而且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收纳盒、清洁机器人及清洁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徒手操作收纳盒倾倒垃圾不便、体验不佳以及处理站无法有效地对收纳盒中的各类垃圾进行清空,工作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收纳盒,包括:
壳体,开设有垃圾入口和出风口,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排空窗口;
至少两个叶片板,并排布置于所述排空窗口,所述叶片板的两端与所述壳体枢转连接;
连杆机构,与所述叶片板连接,在受力时带动每个所述叶片板转动,以便在封闭所述排空窗口的第一状态与敞开所述排空窗口的第二状态之间变换。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状态下两个相邻叶片板的侧边之间相互紧贴,在所述第二状态下两个相邻叶片板之间彼此分隔。
可选地于,所述叶片板具有两个朝相反方向弯折锐角角度的侧边。
可选地,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联动杆和至少两个L形扭力杆,所述L形扭力杆的第一端穿过所述壳体后与所述叶片板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端通过转轴与所述联动杆枢转连接。
可选地,所述垃圾入口开设于所述壳体的前部或尾部,所述叶片板的两端分别枢转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收纳盒,通过至少两个叶片板封闭壳体底部开设的排空窗口,连杆机构在受力时带动每个叶片板转动,排空窗口被敞开,使得垃圾从叶片板之间的排空窗口倾倒出去,解决了徒手操作不便、体验不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清洁机器人,包括:
机器本体,所述机器本体的底部开设有吸尘口;
移动机构,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机器本体在待清洁表面上移动;
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收纳盒,装配于所述机器本体;以及
风机组件,被配置为将待清洁表面的垃圾经由所述吸尘口抽吸至所述收纳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18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