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间专用水电空调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91751.8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68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林振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特种冷冻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73 | 分类号: | F24F1/0073;F24F1/0011;F24F13/08;F24F13/28;F24F1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诚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13 | 代理人: | 曹孝陈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间 专用 水电 空调 | ||
1.一种车间专用水电空调,其结构包括车间(1)、负压风机(2)、一阶导管(3)、二阶导管(4)、制冷机(5)、节能出风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间(1)顶部设有制冷机(5),所述的制冷机(5)底部设有节能出风装置(6),所述的车间(1)两侧设有负压风机(2),所述的负压风机(2)和节能出风装置(6)之间依次设有一阶导管(3)和二阶导管(4);所述的节能出风装置(6)由集风导流机构(6a)、支架(6d)、底盖(6c)、出风滤网(6d)组成,所述的底盖(6c)底部设有出风滤网(6d),所述的底盖(6c)顶部设有支架(6d),所述的支架(6d)内部设有集风导流机构(6a),所述的集风导流机构(6a)由导流罩(6a1)、出风叶轮(6a2)、叶轮罩(6a3)、导流架(6a4)组成,所述的导流罩(6a1)设于叶轮罩(6a3)顶部,所述的出风叶轮(6a2)设于叶轮罩(6a3)内部,所述的叶轮罩(6a3)底部的中心位置设有导流架(6a4);所述的导流罩(6a1)由进气滤网(6a11)、圆罩(6a12)、气流导向罩(6a13)、回流管(6a14)组成,所述的圆罩(6a12)内部设有气流导向罩(6a13),所述的气流导向罩(6a13)顶部设有进气滤网(6a11),所述的圆罩(6a12)两侧设有回流管(6a14);所述的回流管(6a14)由进风支座(6a14a)、导管(6a14b)、内螺纹(6a14c)、出风支座(6a14d)组成,所述的进风支座(6a14a)和出风支座(6a14d)之间设有两根导管(6a14b)并且呈轴对称结构,所述的导管(6a14b)中心位置的水平线高于两端的水平线,所述的导管(6a14b)内壁上设有内螺纹(6a14c),所述的内螺纹(6a14c)和导管(6a14b)为一体化结构;
通过车间(1)两侧设有的负压风机(2),使车间内部产生空气对流,且依次通过一阶导管(3)和二阶导管(4)将车间内部的空气重复循环吸入节能出风装置(6),因为车间(1)两侧设有的二阶导管(4)和进风支座(6a14a)连接,导管(6a14b)和二阶导管(4)通过进风支座(6a14a)连接,因为导管(6a14b)内壁上设有内螺纹(6a14c),且导管(6a14b)中心位置的水平线高于两端的水平线,配合内螺纹(6a14c)的结构设计,使气体在导管(6a14b)内流动时在螺旋上升的内螺纹(6a14c)作用下产生旋转,使气体能够更快的流入叶轮罩(6a3),因为叶轮罩(6a3)上方的中心位置设有气流导向罩(6a13),在气流导向罩(6a13)的阻力下,推动出风叶轮(6a2)旋转,出风叶轮(6a2)转动后,在气流导向罩(6a13)底部开口形成负压,将制冷机(5)工作时产生的冷气,利用负压带入叶轮罩(6a3)内,使带入的气体与冷气混合并从出风滤网(6d)排出,使得出风叶轮(6a2)不需要特定的电机进行驱动通过车间(1)两侧设有的负压风机(2)形成的空气对流,能够使气体带动冷气充分在车间(1)内高效循环,从而提高车间(1)内的降温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特种冷冻机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特种冷冻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175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