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马达振动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91570.5 | 申请日: | 201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66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郑亚军;张玉蕾;桑成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454 | 分类号: | H04M1/72454;H04M1/72484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细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8 | 代理人: | 孙凯乐 |
地址: | 新加坡卡文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达 振动 方法 装置 系统 可读 介质 | ||
1.一种马达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振动指令,通过预设传感器获取目标环境数据,所述目标环境数据包括环境噪声数据、加速度数据和/或压力数据中的一个或多个;
根据所述目标环境数据确定第一振动信号,所述第一振动信号用于振动发声,所述第一振动信号的第一频率为中高频信号,且所述第一频率区别于所述环境噪声数据的中心频率;
获取第二振动信号,将所述第一振动信号与所述第二振动信号进行信号叠加,生成目标振动信号;
控制马达装置以所述目标振动信号进行振动,当所述马达装置根据所述目标振动信号振动时,能产生人耳敏感频率的声音,以同时提供声音和振感;
其中,所述获取第二振动信号的步骤包括:获取预设的第二频率与第二幅值下的振动信号作为所述第二振动信号;或
获取应用场景需求,根据预设的数值映射关系获取与所述第一振动信号的所述第一频率和第一幅值对应的所述第二振动信号,所述第一振动信号的第一频率大于所述第二振动信号的第二频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环境数据确定第一振动信号,包括:
提取所述环境噪声数据中的环境噪声频谱特征;
根据所述环境噪声频谱特征确定与所述环境噪声数据对应的环境噪声中心频率;
根据预设的噪声频率与振动频率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环境噪声中心频率对应的振动频率作为所述第一振动信号的第一频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环境数据确定第一振动信号,包括:
获取所述环境噪声数据中的环境噪声声压值;
确定与所述环境噪声声压值对应的环境噪声声压级;
根据预设的噪声声压级与信号幅值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环境噪声声压级对应的信号幅值作为所述第一振动信号的第一幅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环境数据确定第一振动信号,包括:
将所述目标环境数据输入预设的环境分类模型,获取所述环境分类模型输出的目标设备状态、目标场景种类;
根据所述目标设备状态、目标场景种类对所述第一振动信号进行修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设备状态、目标场景种类对所述第一振动信号进行修正,包括:
根据所述设备状态、所述场景种类确定第一修正值、第二修正值;
根据所述第一修正值、第二修正值分别对所述第一振动信号的第一振动频率和第一振动幅值进行修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样本集合,所述样本集合包含多个环境数据样本以及与该环境数据样本对应的样本参考结果,所述样本参考结果包括设备状态和/或场景种类;
以所述环境数据样本为输入,以所述样本参考结果为输出,对所述预设的环境分类模型的进行训练。
7.一种马达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接收振动指令,通过预设传感器获取目标环境数据,所述目标环境数据包括环境噪声数据、加速度数据和/或压力数据中的一个或多个;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环境数据确定第一振动信号,所述第一振动信号用于振动发声,所述第一振动信号的第一频率为中高频信号,且所述第一频率区别于所述环境噪声数据的中心频率;
生成单元,用于获取第二振动信号,将所述第一振动信号与所述第二振动信号进行信号叠加,生成目标振动信号;
振动单元,用于控制马达装置以所述目标振动信号进行振动,当所述马达装置根据所述目标振动信号振动时,能产生人耳敏感频率的声音,以同时提供声音和振感;
其中,所述获取第二振动信号的步骤包括获取预设的第二频率与第二幅值下的振动信号作为所述第二振动信号;或
获取应用场景需求,根据预设的数值映射关系获取与所述第一振动信号的所述第一频率和第一幅值对应的所述第二振动信号,所述第一振动信号的第一频率大于所述第二振动信号的第二频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未经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157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