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MABR膜的黑臭水体底泥原位修复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590642.4 | 申请日: | 2019-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5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露;陈小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膜能膜分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贺心韬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支架 进气总管 水体底泥 尾气排放 总管 河床 二次污染 鼓风装置 原位修复 膜组件 连通 生物栖息地 臭气扩散 均匀设置 生态修复 水体扩散 尾端连接 扰动 底泥 污染 水体 延伸 治理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MABR膜的黑臭水体底泥原位修复系统,属于生态修复领域。它解决了现有黑臭水体底泥治理技术存在容易扰动使底泥颗粒,导致污染想水体扩散,造成二次污染污染,还会破坏河床生物栖息地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若干MABR膜组件、鼓风装置、进气总管、尾气排放总管、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固定在河床上,两端分别连通进气总管和尾气排放总管,MABR膜组件均匀设置于固定支架上,并与固定支架连通,进气总管尾端连接设置在岸上的鼓风装置,尾气排放总管延伸到岸上上。本发明具有避免了对黑臭水体河床底质的破坏,也不造成二次污染和臭气扩散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修复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MABR膜的黑臭水体底泥原位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面对现有的黑臭水体底泥治理技术一般采用底泥疏浚或者淤泥干化的方法,其中底泥疏浚又分为带水疏浚和干床疏浚。而底泥干化是指去除淤泥中大部分含水量的过程,是一种污泥减量的方法。
疏浚技术不仅造成了河床生物栖息地的破坏或者消失,而且在处理过程中容易扰动使底泥颗粒,导致污染想水体扩散,造成二次污染污染。淤泥干化存前期投入大,干化后底泥后续处理成本高,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是填埋处理,底泥只是减量并没有被完全降解,可以说也是一种污染的转移。在黑臭底泥治理中目前也有使用曝气充氧的技术,但均为微孔曝气,氧利用率低,也容易搅动底泥,加重臭味,其最终无法形成多菌群生态圈,实现污泥的降解消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避免破坏河床地质、不造成二次污染和臭气扩散的基于MABR膜的黑臭水体底泥原位修复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MABR膜的黑臭水体底泥原位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MABR膜组件、鼓风装置、进气总管、尾气排放总管、固定支架,所述的固定支架固定在河床上,两端分别连通进气总管和尾气排放总管,所述的MABR膜组件均匀设置于固定支架上,并与固定支架连通,所述的进气总管尾端连接设置在岸上的鼓风装置,所述的尾气排放总管延伸到岸上。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安装时,将MABR膜组件均匀安装于固定支架上,再将固定支架固定在河床上,固定支架一端连接进气总管,另一端连接尾气排放总管,分别安装调试好鼓风装置和尾气排放总管;工作时,开启鼓风装置,向MABR膜组件通入新鲜空气,完成MABR膜的好氧微生物膜的挂膜,在缺氧的底泥中形成好氧微生物菌群和底泥本身自带缺氧、厌氧微生物菌群共存的多样性菌群生态来消除黑臭水体底泥(内源)污染,并达到增强其水体水质和提高实体自身净化能力的目的,废气中尾气排放总管排出,由专门的收集装置收集统一处理。采用上述结构的设置,避免了对黑臭水体河床底质的破坏,也不造成二次污染和臭气扩散,通过原位生态治理的方式,实现底泥中菌菌多样化,通过个微生物菌群生态协同作用,彻底降解底泥污染物,改善河流、湖泊底质生态系统。另外不需额外增加其他土建、专用机器设备等,建设成本成本也比传统的方法低、建设周期短,可广泛推广应用于黑臭水体底泥原位修复治理。
在上述的一种基于MABR膜的黑臭水体底泥原位修复系统中,所述的进气总管上还设置有进气调节阀。
在上述的一种基于MABR膜的黑臭水体底泥原位修复系统中,所述的尾气排放总管上还设置有尾气调节阀。
在上述的一种基于MABR膜的黑臭水体底泥原位修复系统中,所述的尾气排放总管上还设置有压力表。
在上述的一种基于MABR膜的黑臭水体底泥原位修复系统中,所述的MABR膜组件由若干条状的MABR膜组成,每个MABR膜都与固定支架连通。
在上述的一种基于MABR膜的黑臭水体底泥原位修复系统中,所述的进气总管还包括进气支管,所述的进气支管两端分别连接进气调节阀和固定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膜能膜分离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膜能膜分离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06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河道/湖泊污泥固化系统和污泥固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河道底泥处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