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孤网方式下的火电机组旁路系统甩负荷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90343.0 | 申请日: | 2019-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88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马睿;李恩;汤明俊;吴广生;肖熠;雷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四川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四川电力工程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D21/00 | 分类号: | F01D21/00;F01D17/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李朝虎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方式 火电 机组 旁路 系统 负荷 控制系统 | ||
1.一种孤网方式下的火电机组旁路系统甩负荷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方式转换模块、超驰前馈计算模块、蒸汽参数控制模块,其中;
控制方式转换模块:用于根据实时监测的甩负荷信号判定甩全负荷工况和甩部分负荷工况并生成转换指令,所述转换指令包括快开指令、手自动切换指令和蒸汽参数设定指令;
超驰前馈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旁路各调节回路的超驰快开量和调节前馈量,具体地,根据甩全负荷工况和甩部分负荷工况计算择取高旁压力调节回路的超驰快开量和调节前馈量,根据高旁蒸汽流量指令计算高旁减温调节回路的超驰快开量和调节前馈量,根据高旁蒸汽流量指令计算低旁压力调节回路的超驰快开量和调节前馈量,根据低旁蒸汽流量指令计算低旁减温调节回路的超驰快开量和调节前馈量;
蒸汽参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转换指令、超驰快开量和调节前馈量来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孤网方式下的火电机组旁路系统甩负荷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甩全负荷工况的判定条件为:汽机跳闸、发电机解列、OPC动作中的任意动作成立,所述甩部分负荷工况的判定条件为:调频快卸负荷;
当甩全负荷工况时生成甩全负荷快开请求,当甩部分负荷工况时生成甩部分负荷快开请求,当甩全负荷快开请求或甩部分负荷快开请求发生且旁路无强关条件时,生成快开指令;
所述手自动切换指令包括发生快开指令后,立即执行快开动作并将所有调节回路切到手动模式,且在执行快开动作后切回自动模式;
所述蒸汽参数设定指令包括主、再热蒸汽压力设定值和高、低旁阀后温度设定值的切换;在执行快开动作后,将主蒸汽压力设定值、高旁阀后温度设定值和低旁阀后温度设定值均切换为快开动作之前的实际值,所述再热蒸汽压力设定值在甩全负荷时切换为机组冲转压力,在甩部分负荷时切换为快开动作之前的实际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孤网方式下的火电机组旁路系统甩负荷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旁压力调节回路的超驰快开量,根据高旁蒸汽流量需求量通过高旁压力调节阀特性曲线折算;其中,当甩全负荷工况时,将甩负荷前的主汽流量作为高旁蒸汽流量需求量,当甩部分负荷工况时,将高旁蒸汽流量增量与甩负荷前的高旁蒸汽流量指令之和作为高旁蒸汽流量需求量;所述高旁压力调节回路的前馈量为高旁蒸汽流量增量;
所述主汽流量为汽机高压缸进汽量和高旁蒸汽流量之和,所述高旁蒸汽流量通过高旁压力调节阀开度反馈与主蒸汽温度、压力计算获取,所述高旁蒸汽流量指令通过高旁压力调节阀开度指令与主蒸汽温度、压力计算获取,所述高旁蒸汽流量增量为甩部分负荷前后机组的功率差与设计蒸汽功率比的乘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孤网方式下的火电机组旁路系统甩负荷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旁减温调节回路的前馈量为高旁减温水流量需求量,所述高旁减温调节回路的超驰快开量根据所述高旁减温调节回路的前馈量通过高旁减温调节阀特性曲线折算;其中,所述高旁减温水流量需求量为高旁蒸汽流量指令与高旁减温水设计配比系数的乘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孤网方式下的火电机组旁路系统甩负荷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旁压力调节回路的前馈量为所述高旁蒸汽流量指令与旁减温水流量需求量之和,所述低旁压力调节回路的超驰快开量根据所述低旁压力调节回路的前馈量通过低旁压力调节阀特性曲线折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孤网方式下的火电机组旁路系统甩负荷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旁减温调节回路的前馈量为低旁减温水流量需求量,所述低旁减温调节回路的超驰快开量根据所述低旁减温调节回路的前馈量通过低旁减温调节阀特性曲线折算;其中,所述低旁减温水流量需求量为低旁蒸汽流量指令与低旁减温水设计配比系数的乘积,所述低旁蒸汽流量指令通过低旁压力调节阀开度指令与再热蒸汽温度、压力计算获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孤网方式下的火电机组旁路系统甩负荷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有调节回路中的调节器和手操器之间串联阀门特性曲线模块进行线性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四川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四川电力工程分公司,未经国网四川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四川电力工程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034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轮机整圈叶栅加热吹扫除湿实验系统及测试方法
- 下一篇:旋转机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