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境适应性佳优质鲍鱼苗的高效养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89363.6 | 申请日: | 201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93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林鹏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鹏丰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51 | 分类号: | A01K61/51;A01K61/90;A01K63/06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谢世玉 |
地址: | 363403 福建省漳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境 适应性 优质 鲍鱼 高效 养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环境适应性佳优质鲍鱼苗的高效养殖方法,具有以下步骤:①选苗:选取健康的鲍鱼苗;②适应性培养:将鲍鱼苗养殖在养殖池内,水温20℃‑22℃,时间7天;③驯化选择:每日提高水温1℃,至28℃‑29℃时保持10‑15天,每日观察鲍鱼苗生长情况,及时清理死亡鲍鱼苗;10‑15天后逐渐降低水温至24℃并保持;④每隔2个月进行一次步骤③驯化选择,直至鲍鱼苗生长成熟。通过适应性培养,使得刚进入养殖池内的鲍鱼苗适应养殖池内的环境,便于后续开展驯化选择。在鲍鱼苗生长成熟之前进行多次鲍鱼苗的驯化选择,筛选掉不耐高温的鲍鱼苗,从而实现高效培育选择出具有耐高温性状的鲍鱼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鲍鱼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环境适应性佳优质鲍鱼苗的高效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鲍是名贵海产珍品,历来为广大消费者所青睐;鲍养殖产业,不仅是重要的渔业产业,而且作为典型的农业产业,也是关系社会稳定和直接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求的民生产业。经历过去10多年时间的高速发展,我国鲍养殖产业地位已然跃居世界第一,年生产成品鲍数量超过10万吨,占据全球养殖鲍总产量的90%以上份额,直接为沿海渔民带来了8-10万个就业机会和2.5%以上的渔业经济收入,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皱纹盘鲍和盘鲍皆是原产于北方的温带性种类,其杂交鲍对南方夏季高温环境适应性较差,加之累代近亲繁殖衍生的鲍种苗种质退化问题,始终是制约福建鲍养殖产业继续高效发展的瓶颈。为了克服眼下困难,许多养殖户选择经长途运输将鲍种苗送达北方海区“渡夏”的办法,来解决皱纹盘鲍杂交鲍对南方夏季高温适应性较差引起的鲍种苗大量死亡和严重滞长等问题。该法虽然有效,但是,耗时、费力,并存在一定风险和局限性,只有通过引种或遗传改良途径获得鲍种苗“耐高温”和高生长性状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通过在鲍鱼群体中选择培育具有耐高温性状和良好养殖性状的个体作为亲本杂交育种方法繁殖培育鲍健康种苗,杂交后的子代易获得杂交优势。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境适应性佳优质鲍鱼苗的高效养殖方法,其具有高效培育具有耐高温性状的鲍鱼个体的特点,有利于后续杂交育种的开展。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环境适应性佳优质鲍鱼苗的高效养殖方法,其中,具有以下步骤:
①选苗:选取健康的鲍鱼苗;
②适应性培养:将鲍鱼苗养殖在养殖池内,水温20℃-22℃,时间7天;
③驯化选择:每日提高水温1℃,至28℃-29℃时保持10-15天,每日观察鲍鱼苗生长情况,及时清理死亡鲍鱼苗;10-15天后逐渐降低水温至24℃并保持;
④每隔2个月进行一次步骤③驯化选择,直至鲍鱼苗生长成熟。
进一步,所述鲍鱼苗为绿鲍或西氏鲍的一种或两种。
进一步,所述步骤③包括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第一阶段:每日提高水温1℃,至26℃时保持3天;第二阶段:每日提高水温1℃,至28℃-29℃时保持10-15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鹏丰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漳州鹏丰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93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