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储电单元、储电模块以及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89251.0 | 申请日: | 201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97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邱瑞光;林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瑞光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4/02;H01M4/72;H01M50/463;H01M10/613;H01M10/655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林聪源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元 模块 以及 电池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储电单元、储电模块以及电池,储电单元包括片状的固态电解质,位于固定电解质相对两侧的正极片和负极片,正极片相对于固态电质质的另一侧设有导电片,储电模块包括多个相邻并列的储电单元,且每二相邻储电单元的导电片与负极片之间设有绝缘隔离的隔离膜,电池包括储电模块和包覆于储电模块外侧电池壳,其中,储电单元组成构造中的固态电解质、正极片、负极片和导电片皆为扁平化的薄型体,使储电单元具备较大表面积的特性,而具备高蓄电量的功能且能提高充电、放电的性能,储电模块中相邻并列的多个储电单元能以并联方式设置,使其具备快速充电与慢速放电的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尤指一种具有高储电量的储电单元、储电模块以及电池。
背景技术
电池广泛地被应用于可移动的电动机械或可携式的电子装置中,用以提供电动机械作动或电子装置工作所需的电能。为了提高电池的实用性能,现有电池产品主要朝向提高蓄电量、或快速充电等特性发展。
目前已知的电池产品中,其主要于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设置液态电解质或半固态电解质,借由正极片、负极片与置液态电解质或半固态电解质组成的储电单元,具备可逆性电化学反应特性,使已知电池具备多次充电与放电的性能。
但是,已知电池产品因其储电单元的组成构造设计不佳,难达到较高的储电量,且电池产品的充电时间仍需偏长等问题,有待相关业者进一步研发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储电单元、储电模块以及电池,克服现有电池产品的储电单元的蓄电量偏低,以及充电时间偏长等问题。
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储电单元,其包括一片状的固态电解质、一正极片、负极片以及一导电片,该正极片与该负极片分别设置于该固态电解质的相对两侧面,该导电片设于该正极片相对于该固态电解质的另一侧。
如上所述的储电单元中,该导电片具有伸出该固态电解质外的正极电连接部,该负极片具有伸出该固态电解质外的负极电连接部,该正极电连接部与该负极电连接部分别位于该储电单元相对的两侧。
本发明储电单元可达成的有益功效是,利用其组成构造中的固态电解质、正极片、负极片和导电片结合皆为扁平化的薄型体,使储电单元的正极片与负极片具备扩大表面积的特性,而具备高蓄电量的功能,且能提高储电单元充电、放电的性能,且缩短电流从正极至负极的距离,而能缩短充电时间,及降低充电时所产生温度。
本发明所提出的另一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储电模块,其包括:
多个储电单元,每一所述储电单元包括一片状的固态电解质、一正极片、负极片以及一导电片,该正极片与该负极片分别设置于该固态电解质的相对两侧面,该导电片设于该正极片相对于该固态电解质的另一侧,多个所述储电单元间隔平行并列;以及
多个隔离膜,分别设置于每两相邻并列的所述储电单元之间形成绝缘隔离。
如上所述的储电模块中,每两相邻并列的储电单元之间为负极片与导电片间隔相对排列,所述隔离膜设于所述负极片与所述导电片之间。
如上所述的储电模块中,多个所述储电单元的组合中,第一个所述储电单元的导电片位于外侧且设置一第一绝缘板,最后一个所述储电单元的负极片位于外侧且设置一第二绝缘板,每一所述储电单元的导电片具有伸出所述固态电解质外的一正极电连接部,每一所述储电单元的负极片具有伸出所述固态电解质外的负极电连接部,正极电连接部与负极电连接部分别位于该储电单元相对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瑞光,未经邱瑞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92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