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信息熵的DDoS攻击检测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89194.6 | 申请日: | 201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43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郝家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通天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胡建华;于瀚文 |
地址: | 321017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信息 ddos 攻击 检测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信息熵的DDoS攻击检测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其中,检测方法包括:以T小时为一个周期,统计访问的ip数据,包括查询得到访问的ip的地理位置,最终得到单个ip总计访问数目和ip对应的源地址地理位置,并计算信息熵;并根据实时的信息熵进行DDoS攻击判定,得到DDoS攻击检测结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安全领域,尤其涉及基于信息熵的DDoS攻击检测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DDoS攻击检测方案是对防护对象进行总体上的访问限制,当总体访问超过防御者设定的阈值时,启用防御,对进行访问的单个源ip进行检查。在对单个源ip进行检测时通过单ip的报文种类、每种报文的数目和单个ip的总体连接数进行判断是否为攻击ip(判断的标准依赖于设定者设定的数值)。在判断为攻击ip后对攻击ip进行限制(如报文丢弃,设置黑名单等方式)。
现有的防御方法的缺陷:
1、就防御者而言,防御过度依赖于设定者设定的防御阈值,灵活度低,无法应对业务突发等情况。阈值的设定者也不可能完全了解单个ip具体的访问在超过设定的阈值时是否为真正的攻击源。
2、就客户而言,由于防御者不能准确的判断,就会造成误拦或者漏过的情况,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会对业务造成影响,用户体验差,从而流失客户。
术语解释:
DDoS攻击:DDoS的攻击原理,简言之,其实就是利用TCP/UDP协议规律,通过占用协议栈资源或者发起大流量拥塞,达到消耗目标机器性能或者网络的目的。TCP包括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如图1所示,TCP建立连接时,三次握手包括:
1.client:syn
2.server:syn+ack
3.client:ack
TCP断开连接时,四次挥手包括:
1.client:fin
2.server:ack
3.server:fin
4.client:ack。
CC攻击:CC攻击(Challenge Collapsar)的本名叫做HTTP-FLOOD,是一种专门针对Web应用层FLOOD攻击,攻击者操纵网络上的肉鸡,对目标Web服务器进行海量http request攻击给对方服务器造成服务器资源耗尽,一直到宕机崩溃。CC主要是用来攻击页面的,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当一个网页访问的人数特别多的时候,打开网页就慢了,CC就是模拟多个用户(多少线程就是多少用户)不停地进行访问那些需要大量数据操作(就是需要大量CPU时间)的页面,造成服务器资源的浪费,CPU长时间处于100%,永远都有处理不完的连接直至就网络拥塞,正常的访问被中止。
信息熵:信息是个很抽象的概念。直到1948年,香农提出了“信息熵”的概念,任何信息都存在冗余,冗余大小与信息中每个符号(数字、字母或单词)的出现概率或者说不确定性有关。通常,一个信源发送出什么符号是不确定的,衡量它可以根据其出现的概率来度量。概率大,出现机会多,不确定性小;反之不确定性就大。不确定性函数f是概率P的减函数;两个独立符号P1、P2所产生的不确定性f(P1,P2)应等于各自不确定性f(P1)、f(P2)之和,即f(P1,P2)=f(P1)+f(P2),这称为可加性。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函数f是对数函数,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通天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通天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91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