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通道等温扩增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88093.7 | 申请日: | 2019-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57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 发明(设计)人: | 周连群;孔慧;姚佳;李金泽;李超;郭振;张威;李传宇;张芷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42;C12Q1/68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博洋 |
| 地址: | 21516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通道 等温 扩增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双通道等温扩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基板、第一离子选择性电极、第二基板、第二离子选择性电极和第三基板;
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加热装置,用于承载及加热所述第一离子选择性电极;
所述第一离子选择性电极,用于承载第一样本,并采集所述第一样本输出的第一电信号;
所述第二基板,用于承载所述第二离子选择性电极;
所述第三基板,包括第二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所述第二离子选择性电极;
所述第二离子选择性电极,用于承载第二样本,并采集所述第二样本输出的第二电信号;
第一电信号引出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离子选择性电极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离子选择性电极采集的所述第一电信号引出;
第二电信号引出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离子选择性电极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二离子选择性电极采集的所述第二电信号引出;
电信号采集电路板,分别与所述第一电信号引出连接件和第二电信号引出连接件连接,用于采集所述第一电信号引出连接件引出的所述第一电信号和所述第二电信号引出连接件引出的所述第二电信号;
处理器,与所述电信号采集电路板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信号及第二电信号判定所述第一样本及第二样本是否发生扩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等温扩增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包括第一加热片,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包括第二加热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通道等温扩增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热片及第二加热片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双通道等温扩增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离子选择性电极为氢离子选择性电极、钠离子选择性电极、钾离子选择性电极、氯离子选择性电极和钙离子选择性电极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第二离子选择性电极为氢离子选择性电极、钠离子选择性电极、钾离子选择性电极、氯离子选择性电极和钙离子选择性电极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通道等温扩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子选择性电极和/或第二离子选择性电极包括:
层叠设置的基底层、测量电极层、参比电极层、绝缘层、测量电极的固态电解质层、参比电极的固态电解质层、测量电极的透气层、参比电极的透气层、粘结层、进样层和封口膜;
其中,所述测量电极层与所述参比电极层位于同一层,所述测量电极的固态电解质层与参比电极的固态电解质层位于同一层,所述测量电极的透气层与参比电极透气层位于同一层;所述参比电极的透气层具有位于所述参比电极的固态电解质层远离所述参比电极层一侧面上的第一区域,和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外围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上开设有使所述参比电极的固态电解质层与外界连通的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通道等温扩增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层上设置有第一开口,使所述参比电极层与所述参比电极的固态电解质层接触;且
所述绝缘层上设置有第二开口,使所述测量电极层与所述测量电极的固态电解质层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通道等温扩增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样层的材料为聚酯纤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通道等温扩增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比电极的固态电解质层由饱和氯离子溶液混合明胶后干燥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通道等温扩增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比电极层包括层叠设置的导电层和氯化银层。
10.一种双通道等温扩增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双通道等温扩增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第一样本和第二样本分别置于第一离子选择性电极和第二离子选择性电极上;
通过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分别加热第一离子选择性电极和第二离子选择性电极;
使用第一离子选择性电极和第二离子选择性电极分别采集所述第一样本和第二样本输出的第一电信号及第二点信号;
通过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电信号及第二电信号判定所述第一样本及第二样本是否发生扩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809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