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氧气湿化瓶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87777.5 | 申请日: | 201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2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盖彦龙;吕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盖彦龙 |
主分类号: | A61M16/16 | 分类号: | A61M16/16 |
代理公司: | 11640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翔 |
地址: | 2652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瓶体 湿化 推进机构 医用氧气湿化瓶 氧气 湿化液 输气管 驱动检测单元 检测 瓶体内部 上下移动 氧气进口 预设 充分接触 竖向 连通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用氧气湿化瓶,包括,瓶体,所述瓶体内部含有湿化液,瓶体,所述瓶体内部含有湿化液,用于对氧气进行湿化;湿化板,位于所述瓶体的底部,用于使氧气充分接触湿化液;在所述瓶体的上侧设置有通入氧气的氧气进口;在所述瓶体的竖向中心位置设置一推进机构和与推进机构连接的检测单元,在检测单元上设置有通入氧气并与所述氧气进口连通的输气管,所述推进机构根据检测单元的预设控制值驱动检测单元及输气管上下移动,改变在医用氧气湿化瓶内的位置,以及与湿化板的距离。本发明推进机构根据检测单元的预设控制值驱动检测单元及输气管上下移动,改变在医用氧气湿化瓶内的位置,以及与湿化板的距离,以便产生湿化程度不同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输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医用氧气湿化瓶。
背景技术
在医院临床上,病人往往需要输氧。而持续干燥的氧气通过病人呼吸道 时,会对呼吸道造成损伤。为了避免这种损伤,需要将干燥的氧气湿化。为 达到氧气湿化的目的,需要在供氧中心和鼻氧管(或输氧面罩)之间加一个 氧气医用氧气湿化瓶,使持续干燥的氧气通过医用氧气湿化瓶内的湿化液后 得到湿化,再通过鼻氧管(或输氧面罩)进入病人体内。这样,就避免了持 续干燥的氧气对病人呼吸道的损伤。
现有的医用氧气湿化瓶往往存在以下不足:
(1)在湿化液减少到一定程度时,湿化效果就大打折扣,则需要更换新 的医用氧气湿化瓶,资源利用不充分,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2)进气管往往与氧气瓶和湿化液直接连接,操作不当容易发生倒吸现 象,对进气阀和氧气瓶造成不利影响。
尤其,现有技术中的医用氧气湿化瓶的氧气输出情况不能够进行适当的 调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氧气湿化瓶,以解决上述氧气输出不能 调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医用氧气湿化瓶,包括:
包括:
瓶体,所述瓶体内部含有湿化液,用于对氧气进行湿化;
湿化板,位于所述瓶体的底部,用于使氧气充分接触湿化液;
在所述瓶体的上侧设置有通入氧气的氧气进口,以及湿化后的氧气出口;
在所述瓶体的竖向中心位置设置一推进机构和与推进机构连接的检测单 元,在检测单元上设置有用于通入氧气并与所述氧气进口连通的输气管,所 述推进机构驱动检测单元及输气管上下移动,改变所述输气管在医用氧气湿 化瓶内的位置,以及输气管与湿化板的距离;
所述的推进机构包括推进气缸、上下夹板、推进滑道以及第一滚轮,输 气管的末端与一钢丝连接,推进气缸推动钢丝移动,进而带动输气管移动;
所述的输气管包括密闭室,所述的密闭室内部设置空腔,用以容纳输气 管及对输气管进行检测和数据处理的电路板;在密闭室的中间部分设置有一 输气管容纳体,输气管容纳体内部也为空腔,其中设置有一连接头,其将钢 丝与输气管连接在一起;在输气管容纳体的后端设置有密闭的钢丝套管,钢 丝安装在该套管中;在所述的密闭室的前端外侧设置有位置传感器,其通过 发射脉冲波并接收脉冲波来检测湿化板表层的位置,所述的位置传感器与一 主控电路板连接,主控电路板通过导线与控制单元连接;
在所述的密闭室的四周设置上下两个气囊,并且上下两侧均设置气囊, 在所述的气囊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上充气口和下充气口,上下充气口与一导气 腔连接,在导气腔的一侧连接有一导气管,向所述的气囊供气,导气腔上开 设有供氧气通入的氧气通入口,其与氧气进口通过管路连接,并将氧气通过 钢丝套管输入输气管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推进气缸设置在支架板上,在所述的支架板上设置有 气缸支撑架,在所述的推进气缸的末端设置有上下夹板,其将连接在推进气 缸活塞杆端部的钢丝夹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盖彦龙,未经盖彦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77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