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锈钢小管径薄壁管件扩口成形的加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86717.1 | 申请日: | 2019-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82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斌;周湘;杨宗才;叶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贵州红林航空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41/02 | 分类号: | B21D41/02;B21C3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韩炜 |
| 地址: | 550009 贵州省贵阳市小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钢 小管径 薄壁 管件扩口 成形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锈钢小管径薄壁管件扩口成形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切平管件端面,管件切面与管件轴心线成90°±0.2°直角,得A品;b、对A品管件进行固熔处理,得B品;c、去除B品管件孔口及孔内毛刺,并将管子待扩口部位清理干净,得C品;d、使用束管夹具夹持C品管件,用扩口顶锥对C品管件进行逐步扩口成形,得D品;e、对D品管件进行去应力处理,得E品;f、对E品管件进行平磨,得F品;g、将F品管件扩口成形的管子放入校正模中校正内锥面,得成品。本发明具有扩口成形至74°锥度的管件管口直径、扩口面锥度、管口平面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产品合格率大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材料为1Cr18Ni9Ti的不锈钢小管径薄壁管件扩口成形的加工方法,具体涉及不锈钢小管径薄壁管件扩口成形至74°±0.5°锥度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不锈钢小管径薄壁管件扩口成形至74°±0.5°锥度,由于航空用1Cr18Ni9Ti管件空间结构复杂,管件无法在机床上进行装夹,导致无法使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对管件进行扩口成形,只能采用手工加工的方法对管件进行扩口成形。又由于管子夹持问题、扩口部分出现裂纹、扩口部位厚薄不均等缺陷及尺寸不合格问题,导致管件成形后产品合格率很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材料为1Cr18Ni9Ti的不锈钢小管径薄壁管件扩口成形夹具及其加工方法。本发明具有扩口成形至74°±0.5°锥度的管件管口直径、扩口面锥度、管口平面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产品合格率大大提高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不锈钢小管径薄壁管件扩口成形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切平管件端面,管件切面与管件轴心线成90°±0.2°直角,得A品;
b、对A品进行固熔处理,得B品;
c、去除B品管件孔口及孔内毛刺,并将管子待扩口部位清理干净,得C品;
d、使用束管夹具夹持C品管件,用扩口顶锥对C品管件进行逐步扩口成形,得D品;
e、对D品管件进行去应力处理,得E品;
f、对E品管件进行平磨,保证管口平面度,得F品;
g、将F品管件扩口成形的管子放入校正模中校正内锥面,得成品。
前述的不锈钢小管径薄壁管件扩口成形的加工方法中,所述管件的材料为1Cr18Ni9Ti。
前述的不锈钢小管径薄壁管件扩口成形的加工方法中,所述步骤a中,所述管件的壁厚为0.5~1mm,且管件的外径为4~12mm。
前述的不锈钢小管径薄壁管件扩口成形的加工方法中,所述步骤b中,对A品进行固熔处理,固熔处理的温度为250~300℃、保温时间为3.5~4.5h,随炉冷却,使管件软化,去除内应力,得B品。
前述的不锈钢小管径薄壁管件扩口成形的加工方法中,所述步骤d中,束管夹具沿长轴线分为两部分组成,束管夹具长轴线的中心上设有束管孔,束管孔上端设有锥度扩口,将C品管件夹持在束管夹具的束管孔内后,依次采用锥度为8°±0.2°、15°±0.2°、30°±0.2°、45°±0.2°、60°±0.2°和74°±0.2°的扩口顶锥对束管夹具锥度扩口上的管件进行逐步扩口成形;其中在管件扩口初期,采用锥度为8°±0.2°、15°±0.2°和30°±0.2°扩口顶锥进行扩口成形时,用扩口顶锥锤击管壁,且扩口顶锥与管口的角度为60-75°,采用该角度主要是为了在锤击时,扩口顶锥能与管壁良好接触,使管壁充分扩展,达到成型目的;其中采用锥度为45°±0.2°、60°±0.2°和74°±0.2°扩口顶锥进行扩口成形时,再将扩口顶锥摆正施加正向锤击力,使管口均匀的扩张,然后按角度依次增加的方式选用扩口顶锥对管件进行扩口,直至管件扩口与束管夹具上的锥度扩口完全贴合,得D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贵州红林航空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贵州红林航空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67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盘结构及具有其的胀管机
- 下一篇:一种碳碳保温筒材料生产用固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