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客车起火应急屏蔽帘系统及屏蔽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86052.4 | 申请日: | 201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40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史聪灵;赵晨;吕敬民;张兴凯;李建;何理;石杰红;车洪磊;刘晶晶;伍彬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0R21/08 | 分类号: | B60R21/08;G08B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客车 起火 应急 屏蔽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客车行驶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客车起火应急屏蔽帘系统及屏蔽方法。所述客车起火应急屏蔽帘系统包括:感烟式火灾探测器、火灾报警控制器、人体生命探测仪、数据处理器、电控模板和多组屏蔽帘机构;感烟式火灾探测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火灾报警控制器的输入端,火灾报警控制器和人体生命探测仪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数据处理器的输入端,数据处理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电控模块的输入端,电控模块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每组屏蔽帘机构电机的控制端。本发明可以在客车车厢发生起火时对火势的蔓延起到阻碍作用,将火势困住在局部区域,避免火势蔓延过快而导致的乘客来不及逃生从而引发的事故,减少客车内人员的伤亡与经济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客车行驶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客车起火应急屏蔽帘系统及屏蔽方法。
背景技术
2019年3月22日晚,常长高速湖南省汉寿县境内发生大客车起火燃烧事故,至3月23日,事故造成26人死亡,28人受伤。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后得知,在客车后部起火后,由于火势急速扩散,留给乘客逃生的时间过短。而大多乘客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逃生,以致发生此次悲剧。
针对客车内部起火,传统的解决方法包括在开设正常门的情况下设置发生意外所用的逃生门以及配备灭火器进行灭火。由于火灾迅猛、蔓延扩散速度快的特性、乘客对灭火器的使用不熟悉以及逃生门无法随处设置,致使:一是紧急情况发生后起不到作用,二是当出现紧急状况时火灾迅猛乘客来不及反应,错失逃生的机会。其他解决方法有:设置安全锤在发生意外时乘客通过砸碎玻璃逃生。由于火势快速蔓延以及客车行驶过程周围环境不确定性,显然在发生起火后的应急逃生效果不够明显。另一方面由于乘客过度紧张或者烟雾阻挠等原因,使得乘客不能及时爆破门窗逃生,造成巨大的损失和人员伤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起火应急屏蔽帘系统及其屏蔽方法,本发明所公开的客车起火应急屏蔽帘系统,将火与烟气困住在局部范围,从而预留出更多的时间给乘客逃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客车起火应急屏蔽帘系统,包括:感烟式火灾探测器、火灾报警控制器、人体生命探测仪、数据处理器、电控模板和多组屏蔽帘机构;
所述多组屏蔽帘机构在客车车厢内部由后往前依次设置,每组屏蔽帘机构均包含电机、屏蔽帘和固定机构;正常情况下所述屏蔽帘卷起并通过所述固定机构固定在车厢顶部,当发生火灾时,屏蔽帘被手动拉下或被电机驱动降落形成一道屏蔽门,所述屏蔽门平行于车厢的横断面;所述电机也通过所述固定机构固定在车厢顶部;
所述感烟式火灾探测器和人体生命探测仪设置在被所述屏蔽门所分成发若干区域内,且每个区域内均有设置所述感烟式火灾探测器和人体生命探测仪;所述感烟式火灾探测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火灾报警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火灾报警控制器和人体生命探测仪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器的输入端,所述数据处理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控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电控模块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每组屏蔽帘机构电机的控制端。
进一步的,所述屏蔽帘机构的固定机构包括外壳、屏蔽帘支撑杆、空心轴和套筒;所述外壳为空壳,且所述外壳不设底;所述屏蔽帘支撑杆固定在所述外壳内部,所述套筒和空心轴均套在所述屏蔽帘支撑杆的外侧,且所述套筒设置在所述空心轴靠近电机的端部,所述屏蔽帘卷绕在所述空心轴上;所述屏蔽帘机构的电机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内壁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套筒键连接,所述套筒带动所述空心轴转动。
进一步的,当客车车厢内部两侧座椅不对称布置时,所述屏蔽帘机构的固定机构还包括万向节,所述万向节与所述空心轴连接,使得所述屏蔽门由平面变为折面。
进一步的,所述屏蔽帘被放下的长度等于或略大于车厢高度,所述屏蔽帘横断面宽度与车厢宽度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60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