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空气为介质的长距离轨道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85909.0 | 申请日: | 201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5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张耀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索尔(广州)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1/03 | 分类号: | B65G51/03;B65G51/18;B65G5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 代理人: | 江锦利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吹 限位挡板 帽盖 气管 轨道装置 吹气孔 输送槽 斜向 长距离输送 顶部设置 气流驱动 强力摩擦 输送过程 外部连通 合围 气压 移动 污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空气为介质的长距离轨道装置,包括下吹气管、第一限位挡板及第二限位挡板,所述下吹气管的顶部设置成下吹气平板,所述第一限位挡板及第二限位挡板分别设置于下吹气平板的两侧,所述第一限位挡板、第二限位挡板及下吹气平板合围成用于输送帽盖的输送槽;所述下吹气平板上设置有第一斜向吹气孔,所述下吹气管通过第一斜向吹气孔与外部连通;当所述下吹气管中的气压大于大气压时,第一斜向吹气孔中的气流驱动帽盖沿输送槽移动。本发明以空气为介质的长距离轨道装置能够防止帽盖在输送过程中与输送槽强力摩擦而损坏或者被污染,实现长距离输送帽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空气为介质的长距离轨道装置,例如牙膏软管、化妆品软管及药品软管等复合软管。
背景技术
复合软管是一种常用的包装容器,在包装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常见的复合软管包括全塑复合软管和铝塑复合软管,常用于牙膏包装、各种膏剂药包装、日用品包装以及化妆品包装等等。
在复合软管生产过程中,需要用不同的设备给软管自动加装不同的帽盖。复合软管的盖子生产出来后,需要将帽盖移送至复合软管处进行装盖,因此,盖子震动锅与旋盖或拍盖的夹头之间设置有一段轨道,专门用于将帽盖输送至旋盖或拍盖的夹头,以待下一步加装旋盖或拍盖。目前使用的传输轨道主要包括两种方案:
(1)由电机带动环形皮带式轨道,旋盖或拍盖置于环形皮带上并通过环形皮带进行传输。这种运输方案的缺陷是盖子在皮带上与皮带之间进行摩擦,盖子非常容易脏和非常容易擦伤;另外,皮带传输仅局限于直线传输,很难实现曲线输送帽盖。
(2)由变频器驱动的直线震动式轨道,这种方案虽然可以解决盖子被划伤或者污染的问题,但由于变频器振动的工作原理,此类运输装置不能长距离,,一般不能超过1米,另外也无法满足曲线传输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空气为介质的长距离轨道装置,以克服传统的帽盖输送装置存在的帽盖容易被污染、磨损以及难以实现较长距离输送的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以空气为介质的长距离轨道装置,包括下吹气管、第一限位挡板及第二限位挡板,所述下吹气管的顶部设置成下吹气平板,所述第一限位挡板及第二限位挡板分别设置于下吹气平板的两侧,所述第一限位挡板、第二限位挡板及下吹气平板合围成用于输送帽盖的输送槽;
所述下吹气平板上设置有第一斜向吹气孔,所述下吹气管通过第一斜向吹气孔与外部连通;
当所述下吹气管中的气压大于大气压时,第一斜向吹气孔中的气流驱动帽盖沿输送槽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斜向吹气孔呈圆筒状,其中,第一斜向吹气孔的中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30~75°。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斜向吹气孔沿下吹气管的轴向等距离排列,轴向上任意相邻两个第一斜向吹气孔之间的距离小于帽盖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下吹气管的一端与空气压缩机连通,所述下吹气管的另一端设置成封堵状。
进一步地,所述下吹气平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支撑耳,所述第一限位挡板及第二限位挡板分别与第一支撑耳活动连接,以调整第一限位挡板与第二限位挡板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耳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第一限位挡板及第二限位挡板上均设置有对应的滑动螺杆和固定螺丝,所述第一限位挡板及第二限位挡板通过滑动插销穿过固定孔,所述固定螺丝用于将滑动螺杆固定在第一支撑耳上。
进一步地,下吹气管的上方还设置有上吹气管,所述上吹气管的底部设置成上吹气平板,所述下吹气平板、第一限位挡板、第二限位挡板及上吹气平板合围成输送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索尔(广州)包装有限公司,未经爱索尔(广州)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59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芯片环自动切换装置
- 下一篇:控制料栓形成的浓相气力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