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处理器及数据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85568.7 | 申请日: | 201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1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黄柏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慧睿思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6 | 分类号: | G06F3/06;G06F16/172 |
代理公司: | 深圳智汇远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81 | 代理人: | 田俊峰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处理器 数据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数据处理器及数据处理方法,通过设置第一循环缓冲区对与数据处理器通信连接的物理内存进行映射,再通过第一数据读写模块根据第一循环缓冲区与物理内存的映射关系,读取物理内存中的数据,将物理内存中的数据存储到第二循环缓冲区中。由于循环缓冲区的数据存储速度很快,所以通过上述方案可以快速的将物理内存中的数据取出,避免因为物理内存中的数据没有及时取出而导致未取出的数据被后续存储至物理内存中的数据覆盖,所造成的数据的丢失和损坏,而且将物理内存中的数据取出后,物理内存就可以重新写入数据,提高了物理内存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处理器及数据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通过现有技术将DSP芯片(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即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物理内存中存储的多路数据存储至U盘、移动硬盘等存储设备中时,常常由于存储设备的写入速度过慢,使得物理内存中的数据无法被及时取出,导致物理内部中没有来得及取出的数据被新写入的数据覆盖,进而导致数据的丢失。
上述对问题的发现过程的描述,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器及数据处理方法。
有鉴于此,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器,包括:
第一循环缓冲区、第二循环缓冲区和第一数据读写模块;
所述第一循环缓冲区用于映射与数据处理器通信连接的物理内存;
所述第一数据读写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循环缓冲区与所述物理内存的映射关系读取所述物理内存中的数据,并将读取的数据写入所述第二循环缓冲区。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包含数据通道号和标志位,所述数据标志位用于标识数据是否可读,所述第一循环缓冲区和第二循环缓冲区均由预设长度的数据块组成,所述数据块的头部信息包含数据块中存储的数据的标志位和数据通道号。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处理器还包括:第二数据读写模块和数据文件创建模块;
所述第二数据读写模块用于读取所述第二循环缓冲区中的数据;
所述数据文件创建模块,用于在与所述数据处理器连接的存储设备中建立与所述第二数据读写模块读取的数据对应的数据文件;
所述第二数据读写模块将从所述第二循环缓冲区中读取的数据,分别写入对应的数据文件中。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处理器还包括:数据监控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数据监控模块,用于监控与所述第二循环缓冲区中存储数据对应的数据通道中是否有数据传输;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数据对应的数据通道中持续预设时长没有数据传输时,关闭与数据对应的数据文件。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的数据处理器,所述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第一循环缓冲区映射与数据处理器通信连接的物理内存;
第一数据读写模块根据所述第一循环缓冲区与所述物理内存的映射关系读取所述物理内存中的数据;
所述第一数据读写模块将读取的所述物理内存中的数据写入第二循环缓冲区。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数据读写模块根据所述第一循环缓冲区与所述物理内存的映射关系读取所述物理内存中的数据,包括:
所述第一数据读写模块获取所述第一循环缓冲区中各数据块的头部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慧睿思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慧睿思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55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高温氧载体和制备及其应用
- 下一篇:燃气热水器出水温度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