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平均库伦效率的测定方法、装置、介质、终端、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85223.1 | 申请日: | 201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0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乐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计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7 | 分类号: | G01R31/367;G01R31/39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倪静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平均 库伦 效率 测定 方法 装置 介质 终端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电池平均库伦效率的测定方法、装置、介质、终端、及系统,其旨在通过电池充放电系统硬件采集电池充放电循环寿命数据,根据电池的早期充放电循环数据预测电池的循环寿命,根据预测的循环寿命推算动力电池的平均库伦效率。本申请有效避免了充放电测试期间各类干扰因素包括环境温度,测试仪器波动,电池温度等的影响;对测试仪器本身的稳定性和精度要求也大大降低,从而大大降低测试设备成本;不涉及电池自身复杂的物理化学机理,能够较为容易的推广至不同类型的电池平均库伦效率的测定;无须对待测电池的全部循环数据进行跟踪,大大缩短电池充放电循环测试和评估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电池平均库伦效率的测定方法、装置、介质、终端、及系统。
背景技术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推广,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之一的动力电池的循环寿命的提高正在日益引起业内各界,包括动力电池厂商、汽车厂商和最终用户的关注和重视。在提高动力电池寿命过程中,需要对不同配方和工艺的动力电池进行充放电循环测试,以便能够对不同电池配方和工艺进行评估。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电池库伦效率来测试电池效率。库伦效率(coulombicefficiency),也叫放电效率,是指电池放电容量与同循环过程中充电容量之比,即放电容量与充电容量之百分比。采用电池库伦效率的高精度测量,进而缩短电池充放电循环寿命的测试时间,是目前业内普遍认可的做法。
2010年,加拿大Dalhousie University的Jeff Dahn教授首次提出通过高精度充放电系统(High Precision Charger)测量库伦效率。使用该设备可以对库伦效率准确测量,从而实现对电池充放电循环寿命的预测,大大缩短了电池充放电循环寿命测试的时间。
该充放电系统采用了高精度的测试仪器和设备,包括万用表和源表,通过对测试电池、测试环境和测试设备进行严格的温度控制,借助软件插值提高数据采样率等途径达成了高精度的库伦效率测量。根据官方的资料,UHPC型充放电系统能够达成10ppm以下的高稳定性、 50ppm以下的准确度实现正确、有效的库伦效率测试。
但是,该充放电系统由于需要对测试电池、测试环境和测试设备进行严格的温度控制,通常只能够支持较小和相对稳定的充电电流,无法支持复杂工况下的高精度库伦效率测量。因此,该充放电系统无法用于复杂工况下不同配方和工艺的动力电池进行充放电循环寿命测试和评估。
申请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电池平均库伦效率的测定方法、装置、介质、终端、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有效、精准、方便地测定电池平均库伦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平均库伦效率的测定方法,其包括:基于电池集的早期充放电循环数据并利用回归分析算法,生成用于预测电池充放电循环寿命的循环寿命回归模型;根据待测电池的早期充放电测试数据并利用所述循环寿命回归模型,预测待测电池的循环寿命;根据所预测的待测电池的循环寿命,测定待测电池的平均库伦效率。
于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生成所述循环寿命回归模型的步骤包括:获取电池集的多个早期充放电循环数据并从中提取至少一充放电循环特征,用以生成电池集的充放电循环数据特征向量,并形成对应的特征向量集,并据此建立循环寿命回归模型。
于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放电循环特征的类型包括:放电容量差分特征、放电曲线退化特征、电池内阻特征、及电池充电循环次数特征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组合。
于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平均库伦效率的测定步骤包括:获取待测电池在一循环区间内的区间库伦效率;根据所述区间库伦效率以及该循环区间内的循环数量,测定平均库伦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计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电计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52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态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车载电子设备的状态监测电路及方法